舍與得之間,關於人生的思考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義者也。”得是一種能力,舍是一門哲學,沒有能力的人得不來,沒有通悟的人舍不得。
失去並不意味著就是不幸,而得到也並不是真正的幸福。因此,麵對人生,我們應當學會把握人生的得與失,看透人生的得與失,看淡人生的得與失。
1.贈予是得到的前提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剛散盡時,以美、英、法為首的戰勝國幾經磋商後,決定在美國紐約成立一個協調處理世界事務的聯合國。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大家驀然發現,這個全球至高無上、最有權威的世界性組織竟然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買一塊地皮吧,剛剛成立的聯合國機構還身無分文;讓世界各國籌資吧,牌子剛剛掛起,就要向世界各國搞經濟攤派,負麵影響太大。況且,剛剛經曆了戰爭的浩劫,各國都國庫空虛,甚至許多國家的財政赤字居高不下,在寸金寸土的紐約籌資買下一塊地皮,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聽到這一消息後,美國著名的家族財團洛克菲勒家族經過緊急商議,馬上果斷出資870萬美元,在紐約買下了一塊地皮,將這塊地皮無條件地贈送給了這個剛剛掛牌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
同時,洛克菲勒家族亦將毗鄰這塊地皮的大麵積地皮全部買下來。
對洛克菲勒家族的這一出人意料之舉,許多美國大財團都吃驚不已——870萬美元,對於戰後經濟萎靡的美國和全世界來說,這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而洛克菲勒家族卻無條件將這些錢拱手相贈。
這條消息傳出後,美國的許多財團主和地產商都紛紛嘲笑說:“這簡直是蠢人之舉。”並紛紛斷言:“這樣經營不要十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財團便會淪落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貧民集團。”
但出人意料的是,聯合國大樓剛剛完工,毗鄰它四周的地價便立刻飆升起來,相當於捐贈款數十倍、近百倍的巨額財富源源不斷地湧進了洛克菲勒家族。這種結局令那些曾經譏諷和嘲笑過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人們目瞪口呆。
其實在許多時候,贈予也是一種經營之道。有舍有得,隻有舍去,才能得到。就像生活,過去的事情,我們總是無限回憶、無限追思,卻不知前麵的風景更加美好。隻有向前看,才會有所發展,有所進步。
兩千多年前的老子清醒地認識到人類貪欲自私的弱點,告誡世人千萬要注意,不要因爭名逐利而喪身,要克製自己的欲望,“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順應自然,知足知止。要知道“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的道理,物極必反,過分的愛惜會導致極大的耗費,過多的斂取必定導致重大的損失,盛極而衰是已被曆史多次證明了的。所以,對名與利、得與失,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並作出明智的選擇,隻有這樣,才可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我們可以這樣想想:
吃了虧的人說:吃虧是福。
丟了東西的人說:折財免災。
逃過一劫的人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受人欺負的人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卸任的官員說:無官一身輕。
世上萬物,生命最為寶貴,人生的樂趣在於奮鬥和創造中,不斷克服困難、不斷前進的過程會使人產生成就感和榮譽感。倘若你的心境因凡塵變得支離破碎,請別失望,嚐試著站在新的角度,以一顆積極健全的心去對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看淡生活,心平氣和。就像徐誌摩詩裏所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2.善於發現人生的“得”
威爾?羅吉士是非常著名的幽默大師,他整天都是快樂的——即使在他失去什麼東西的時候。這一方麵得益於他樂觀豁達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得與失。
1898年冬天,威爾?羅吉士繼承了一個牧場。
有一天,他養的一頭牛為了偷吃玉米而衝破附近一戶農家的籬笆,最後被農夫殺死。依照當地牧場的共同約定,農夫應該通知羅吉士並說明原因,但是農夫沒有這樣做。
羅吉士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生氣,就帶著傭人一起去找農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