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裏的悲歡,比情愛更易消散(1 / 2)

去年跟公司一妹子閑聊,我對她說:“你最不需要在乎的就是別人私底下對你的評價,還有人說我跟某某領導有曖昧呢,那些說三道四的人,從不負責你的人生。”

妹子瞪大眼睛:“李姐,原來你早就知道啊?”

我當然知道。我還知道流傳的幾個不同版本,那又如何?

或許二十多歲聽到這話我會去跟人理論,三十五歲,嗬嗬,不如把精力用在我的團隊和客戶上,研究怎麼提高利潤。

在情天情海裏,小女生會感歎“你若懂我,該有多好”。

而在職場關係裏,成年人隻會說“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這就是最簡單的人際關係。

你隻見我順風順水,我徹夜難眠淒惶無助時你一無所知,我孤軍奮戰如芒在背時你未曾親見,我們隻是兩條平行線,誰也沒有義務懂得誰。所以,當你施以援手,我無盡感激。當你奚落非議,我也毫不在意。

胡適說:“我受了十年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得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得太過火了,反損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

所以,職場裏的悲歡,比情愛更易消散。以直報怨,就是給自己最大的體麵。

我關注的一位作者曾在文章裏說:“在一些需要鑽營、溜須拍馬、厚臉皮死纏爛打的‘關係’密集型行業和崗位上,或許差學生更容易成功,但在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和崗位上,差學生幾乎沒有立足之地,臉皮再厚也沒有用。”

那些隻會“八麵玲瓏會來事兒”的人,就類似這種差學生。在一個需要靠逢迎拍馬上位的公司裏,他們似乎更容易“成功”。而在比業績拚實力的實幹型企業裏,他們早晚會死於匱乏。

六六寫過一段蠻狠的話:“不好對付的婆婆,就像不好對付的領導。如果你是公務員型,就忍她到死。如果你是外企型,找好下家把辭職書扔她臉上。如果你是尼姑型,你就想是佛祖在超度你升天吧。”

反之亦然。這世上總有些人,有些事,就像那個你不喜歡的婆婆。

比如那些耍小聰明、使絆子、動小心眼、玩心機的同事,你就當他是一個層次低、見識淺、目光短的婆婆吧。你的真愛是這工作,完全不必去討好婆婆。

若你做著不喜歡卻不得不做的工作,那就如六六說的,你依靠人家賺錢,仰仗人家謀生,那就學會啞忍。你有實力有能耐去選擇,就拍拍屁股痛快走人。

常有人問我,你能寫,能出書,辭職在家舒服寫作就是,何必朝九晚五地幹這出力不討好的行當。

我反倒越來越覺得,年齡越大,越可以返璞歸真,越願意用專注、堅持和篤定的心態去麵對所做的事。

孫儷第一次產後複出演了一部電視劇《辣媽正傳》,劇中角色我最喜歡的反倒是鄔君梅飾演的李木子。她生育後陷入雙重危機:原來的顯赫職位已易主,舊日同事等著看她笑話,而職業上的競爭對手,又成了她老公的紅顏知己。家庭事業雙重夾擊,她咽下苦水,從頭來過,數月後在這位對手兼情敵麵前,底氣十足地舉起自己創立的暢銷雜誌:“你談情說愛的時候,我在做銷量,做業績。”

去年跟公司一妹子閑聊,我對她說:“你最不需要在乎的就是別人私底下對你的評價,還有人說我跟某某領導有曖昧呢,那些說三道四的人,從不負責你的人生。”

妹子瞪大眼睛:“李姐,原來你早就知道啊?”

我當然知道。我還知道流傳的幾個不同版本,那又如何?

或許二十多歲聽到這話我會去跟人理論,三十五歲,嗬嗬,不如把精力用在我的團隊和客戶上,研究怎麼提高利潤。

在情天情海裏,小女生會感歎“你若懂我,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