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在乎(1 / 3)

楊景行上樓後就直接去會議室等著,雖然時間差不多了,但工作人員還在做最後的精細布置,與會人員一個沒到。

工作人員對楊景行客氣:“稍等一下,應該都快來了,到辦公室坐一會吧。”

楊景行指了指:“名字打錯了,是cki,不是ski。”本次比賽決賽評委會八位委員中的三位外國作曲家之一,七十多歲的老頭,還是指揮家,以他的名氣,出場費估計不低。

工作人員連忙去核對,然後邊感謝楊景行邊重新打印:“……喝茶吧?”

楊景行搖頭:“你忙,我自己來。”

自覺坐在會議桌二環的楊景行等到的第一批人是四位比賽組委會成員,賀宏垂和兩位校外音樂家,他們也是初賽評委。

賀宏垂把學生介紹給前輩們,前輩們並不打聽楊景行的成績,因為按照比賽章程,參賽作品是不署名的,所以評委們是不該知道作品的作者的。

沒一會,副校長田傑智和他的女研究生王琦又帶著幾名參賽作曲家來了,本來除了楊景行應該還有五位世界各地的,但是日本的來不了。

大家先聊著,都是藝術家嘛,輕聲細語而且淡如水,還有人誤以為楊景行是工作人員。王琦身為師姐,都不給別人介紹一下,看起來也是個挺熱情混場麵的人。

最後,一下來了一大群十幾個,田傑智和賀宏垂為首的組委會和決賽評委會,會議室頓時熱鬧了。

大家入座,真正的客人是決賽評委們,都恭敬他們。王琦端茶添水的,英語熟練。

本屆編鍾獎組委會主任兼藝術委員會主任田傑智先講話,先統一歡迎,再逐一介紹,雖然客人們從成就來看都是知名音樂家了,但畢竟還有楊景行這種孤陋寡聞的。

田傑智的英語也湊合,至少幾句歡迎和恭敬的話,老外們都聽得懂,分擔了學校翻譯的壓力。

歡迎了好一陣後,田傑智開始彙報大家齊心協力所取得的輝煌成果。

本次大賽,共收到來自歐洲、美洲、亞洲的各類樂團大型作品近三百件,其中交響曲四十多首,協奏曲五十多首,交響詩二十多首……而且各種新音樂題材作品比重越來越大,是個了不起的進步,說明編鍾獎是與時俱進有國際影響力的。

田傑智在介紹比賽規模和級別的時候,會選重點內容英語重複,比如比賽到目前為止已經得到了那些國內外重要媒體的詳細報道、得到了那些著名音樂家的重視……

看外國友人的樣子,比賽規模確實國際化了,而且他們也是有力證明之一。

田傑智陳述了比賽的輝煌並得到掌聲後,就請賀宏垂來也來講講。賀宏垂先講講比賽章程,比如比賽對作品的嚴格要求、對評選過程的精細設定……

賀宏垂似乎不會英語,除了強調參賽作品要求絕對原創的時候說了兩個單:absolutlyoriginal。

解釋了一下規則,賀宏垂準備開講決賽情況的時候,田傑智站了起來:“我補充一點,賀主任可能是忘記了,沒說到,翻譯好……比賽規則還有一定,要求作品沒有以任何形式公開演出和或者出版過,並且也沒有其他比賽中獲獎,這一點對比賽的公平公正也十分重要……”

賀宏垂看楊景行,楊景行聽得很認真呢。

作曲係主任完成自己任務後,輪到評委會主席發言,不是外國友人,而是編製在浦海交響樂團的一位一級作曲家,雖然自己五六十歲而且藝術成就碩果累累了,但是他的這次評委經曆依然充滿了欣喜,音樂形式和題材的推陳出新什麼的……

接著,田傑智邀請本次比賽的參賽者之一王琦代表參賽作曲家說說感受聊聊心得,王琦侃侃而談,英語比母語比例還高,代表廣大參賽者道出了對比賽的向往和滿意……

不到一個小時,座談會結束,各種情況和精神大家也應該都了解了,明晚見吧。楊景行沒有社交興趣,去跟賀宏垂告辭,老師允許了。

齊清諾等在樓下的,似乎想多認識幾個人:“他們呢?”

楊景行說:“沒帥哥,沒看頭,走吧……叫你北樓等我。”

齊清諾煩:“坐不住。”

楊景行嘿:“這就想我了……”

早說好的繼續開心玩耍有點難了,盡管齊清諾完全同意第幾名對楊景行來說根本無所謂,也願意認為這件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但她就是無法徹底釋懷。

齊清諾當然不願意認為是自己不正常了:“……如果我受欺負了,你能無動於衷?”

楊景行說:“我沒受欺負,而且你也沒無動於衷。”

齊清諾點頭:“好,如果我被欺負了,我自己認為無所謂不值一提,你也跟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