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課(3 / 3)

楊景行笑:“明天晚上見。”陳羽明晚的獨奏音樂會。

陳羽嗬嗬:“是嗎?熱烈歡迎……協奏曲排練好了嗎?”

楊景行說:“還行。”

陳羽笑:“那六號晚上見。”

差不多到點了,學生們是早已經就位,教授和演奏家們上樓。陳羽的教室在二樓,也有演奏家捧場。

楊景行一行人上三樓,楊景行先進教室前門,站定,歡迎演奏家和教授們。大教室的百來號學生都懂禮貌,自覺鼓掌。

三位世界知名的演奏家和李迎珍、路楷平互相謙讓在最前排入座,後麵的學生安靜得鴉雀無聲。

楊景行走上講台了,站在了鋼琴旁邊直接開始:“歡迎各位同學,歡迎布萊克斯頓女士,麥克格雷先生,陳群冠先生。”帶頭鼓掌,下麵熱烈響應。

楊景行繼續:“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楊景行,是李迎珍教授的學生……”

台下陡然一陣嗡嗡議論,估計是被安排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老師課堂上就已經讓那些平均年齡隻有十幾歲卻勤奮好學的孩子失望,現在一看講台上這位的年紀,又是當頭一棒啊。

楊景行不要臉嘛,完全不受影響:“……很高興有機會和同學們一起探討貝多芬的鋼琴世界,希望我們在今天的課堂上都能有所收獲。好,接下來有請今天的第一位同學,孫黎黎,大家歡迎。”

掌聲還是有的,畢竟台下還有不少熟人,喻昕婷和安馨陪著嘉嘉,鋼琴係的同學大概十幾位,還有今天的另一位學生尚浩坤,這小家夥就坐在第二排,鼓掌十分用力,不輸給旁邊的嘉嘉。

孫黎黎也是個十來歲的小女孩,個頭似乎開始發育了,穿著兒童節一樣的連衣裙,昂首闊步走上講台,還是對楊景行和台下鞠躬。

“請坐。”楊景行對學生客氣:“給大家介紹一下孫黎黎同學,她現在是曲杭求是小學的四年級學生,學琴五年,老師是曲杭音樂學院的王昕老師。歡迎孫黎黎同學先為大家彈奏一首。”

掌聲,孫黎黎自己介紹:“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

這種場合彈這種曲子,小丫頭一定是充分準備過的,從演奏過程和演奏者年齡來看,準備得也還行,有上台的資格,小身軀充滿力量。

站在琴邊花了幾分鍾聽完,楊景行帶領大家鼓掌,最前排的大師教授們也給小丫頭鼓勵,然後楊景行就開始了:“曲子我不用再作介紹,孫黎黎同學彈得很棒,有熱情有速度,全曲基本上一氣嗬成,很不錯。下麵我們一起回顧一遍孫黎黎的演奏,看看具體有哪些精彩的表現和還可以改進的地方。首先,前九個小節作為主題樂句……”

大師班嘛,自然是不教指法這些東西了,上來就是對音樂的理解,就算是技術的不精湛,也可以歸結到對音樂的理解不到位。孫黎黎全曲表現出來的最主要問題是節奏不穩強弱不明,琶音不夠清晰,有點攪漿糊的感覺,這些絕對不是音樂風格詫異的問題。

似乎是事先演習過的課程,楊景行幾乎記得孫黎黎整個演奏過程中的每個細節,當然了,大師班的主要目的也是細節提升。

楊景行分段落講解,先或多或少說孫黎黎的優點,然後就是必不可少的瑕疵。他還真拿出了大師的風采,基本上不和大家商量地獨斷專行。

台下的人普遍認真聽著,尤其是楊景行麵對觀眾站立,側身單手看都不看鍵盤演示了一長串快速琶音後,加拿大鋼琴家幾欲鼓掌,李迎珍和路楷平就眉開眼笑了。

能上大師班的學生都有理解力,楊景行也不用過多重複,什麼問題都隻講一遍而且講得挺快,然後讓孫黎黎稍微感受一下。就這樣,隻用了一刻多鍾,楊大師就把這首一百多個小節的曲子中孫黎黎需要注意的二十幾個要點講完了。

楊景行很會裝:“好,孫黎黎同學,給你兩分鍾,回想一遍。”

孫黎黎坐著思考,楊景行趁機對嘉嘉微笑揮手,可台下一片回應,可能天真的小孩們還以為是大師在表現親和力呢。

陳群冠和左右另外兩位演奏家交頭接耳忙得不可開交,李迎珍氣定神閑。

兩分鍾之後,楊景行說:“大家歡迎孫黎黎同學再為我們演奏一遍。”

小丫頭再來,有了些進步,但也就是六十分到七十分的程度,還不夠驚豔,不過估計最前排的幾位還是聽出了教學成果,表情有驚喜。

楊景行鼓勵一下又再次提出一些還沒改善的問題,但是不細糾了,為了節約時間:“辛苦孫黎黎同學,為我們獻上下一首曲子。”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