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怕(3 / 3)

讓電視觀眾聽了兩秒,畫外音開始詳細介紹了介紹:“本月3日,浦海民族樂團應台灣省小巨人絲竹樂團邀請,赴台與小巨人樂團……”

什麼雄壯的音樂拉攏了海峽的距離,什麼精湛的演奏震撼了同胞的血脈……古今流韻音樂會被賦予了很高的意義。

幾個合奏協奏獨奏的小片段剪輯之後,三零六的鏡頭出現得比較晚,是《外婆的澎湖灣》,“年輕一代的演奏家們精心準備的禮物”也被新聞稿說得意義非凡,而且現場的錄像也說明新聞稿不是純吹牛皮。

當然,觀眾的采訪是必不可傷的,四個台灣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都對浦華民族樂團和音樂會大加讚賞。其中一個三十多歲的女觀眾提到了三零六的名字,但是因為剪輯和稿件原因,相比電視觀眾並不知道三零六是誰。

觀眾之後還有專業人士的采訪,禮儀之邦嘛,陳誌盛放在了第一位,用了半分多鍾對大陸民族音樂致敬,對浦海民族樂團致敬:“……非常優秀的指揮家和演奏家,包括三零六也非常優秀,都十分專業,還有優秀的作曲家……”畫麵很明顯,肯定被掐去了一些中間片段。

然後是對陸白永的采訪,他也是一套不成熟的官話,說什麼血濃於水,台灣聽眾很熱情,台灣同行很敬業,並且自家人表現也很不錯,不過他沒點名。

然後采訪了民族樂團的兩個獨奏,不知道采訪時錄了多長,但是剪出來的都隻有十來秒。

齊清諾似乎是被放在最後的,她穿著樸質的襯衣坐在排練室的椅子上,背景是三零六的座位陣型,但是沒人出境。

齊清諾雖然沒化妝,但是燈光打得很亮,而且青春的笑容無敵,所以看起來依然漂亮得沒有瑕疵。屏幕上繼續有字幕介紹:浦海民族樂團三零六樂團團長:齊清諾。

也不知道記者問了什麼,畫麵一切換就是齊清諾一點微笑地說得熟練自然:“我們都很珍惜這次機會,很榮幸能跟優秀的前輩同行交流學習,不但看到了台灣民樂的發展,也感受到了台灣人民對民樂的熱情,同時又檢驗了自己,我們對將來會更有信心。”

這就完了,新聞主播出來欣慰地總結了一句:“音樂沒有國界,何況同根同源的中華民族之間。”

居然有接近三分鍾的報道,雖然沒有特別強調三零六有多轟動,也沒有提什麼《就是我們》,但是三零六有十來秒的演出和落落大方享受熱烈掌聲的鏡頭,齊清諾也有十幾秒。

畢竟這不是娛樂新聞,孟建位也就那麼一會鏡頭啊!

楊景行立刻就給齊清諾打電話,聽見了那邊有些鬧,原來好幾個女生的家長都打電話給女兒了,而且大多很容易滿足,就那麼模糊不清地看一眼就差點哭了。

楊景行卻說:“還是我最幸福,特別上鏡,而且說得好,笑得好,穿得好……完美。”

齊清諾笑:“真的喜歡?”

楊景行保證:“當然。”

齊清諾問:“那我再接再礪多少電視?”

楊景行又換說法:“恰到好處,過猶不及。”

齊清諾咯咯:“記住了……你先掛了,不然我媽要吃醋了。”

過了幾分鍾,齊清諾給楊景行發來短信:我先陪她們瘋,等我。

楊景行沒等一下,喻昕婷的電話打來了:“你看新聞沒?”

楊景行笑:“看了,甜甜叫你看的?”

喻昕婷嗯:“我們一起看的,教授有話和你說……”

過了好一陣,李迎珍的聲音才響起:“這個新聞,到底是怎麼回事?”聽聲音不太愉快。

楊景行不明白:“就是新聞……”

李迎珍問:“齊清諾家裏沒幹預?”

楊景行說:“不知道。”

李迎珍責問:“你不知道?這麼明顯!怎麼連你的名字也不提?”

楊景行笑:“我還要謝謝他們呢。”

李迎珍再問:“齊清諾提前和你商量沒有?”

楊景行說:“商量過……”

李迎珍又氣憤:“怪了,她就這麼聽你的……”

抱怨了一陣,李迎珍其實也沒什麼火氣,最後問:“你還和昕婷說不說?”

楊景行說:“說也是叫她多努力,您說更有效果。”

李迎珍說:“那算了。”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