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部經理笑:“這個要伊純和甘經理判斷了……很有參考價值。”
童伊純看著資料:“竹內光的專輯,我就這張沒聽過,有時間找來聽一下。其實銷量我不太看重。”
就算這時候張彥豪在,估計他也不會說什麼,所以在開會的幾位還都對童伊純的高氣節表示支持讚揚。
張彥豪對楊景行說:“銷量我們不管,也就當個參考數據,你繼續。”
楊景行點頭說:“我分析不出這些歌手在做或者作出這樣一張專輯時的狀態,或者對他有什麼影響,隻能羅列一些表麵數據和報道,給童小姐做個參考。”
童伊純點頭:“其實我有點好奇,為什麼四零二一直要朝這個方向考慮呢。”
楊景行笑了一下:“個人喜好,童小姐別介意。”
童伊純也笑笑:“沒關係,這兩天我也考慮了一下你的建議,有幾點問題,不知道你想過沒有。”
楊景行點頭聽著。
童伊純說:“這麼做對比,是要襯托我的風格,還是衝擊,或者說是其他?”
楊景行說:“我想象應該是一種豐富,我仔細讀了你的幾首歌,個人感覺其中想表達的內容要比前幾張專輯豐富得多。後麵我也寫了,第六頁,以《牽掛》為例,這首歌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首歌,叫《流浪的家》,雖然兩首歌風格完全不一樣,但是表達的東西又有交集……”
楊景行的準備的東西上有,先是粗淺地分析了童伊純《牽掛》的旋律特性和情感內涵,然後就拿一首版權為宏星所有,也是小有名氣的作者寫的一首《流浪的家》作比較,兩首歌風格大相徑庭,但是又被楊景行牽強出一點殊途同歸的感覺。
楊景行雖然分析得沒那麼仔細深刻,但是表達得比較清楚了。他連《流浪的家》的譜子也準備了,給童伊純看一下。
甘凱呈說:“歌這也隻是參考,真選起來沒這麼簡單。”
童伊純邊看邊問:“參照的什麼標準呢?”看了甘凱呈和楊景行各一眼。
甘凱呈又像沒聽見,楊景行就說:“首先當然是要童小姐喜歡,然後就是旋律和歌詞兩個方麵。我覺得旋律方麵,可以契合的點有很多,如果能找到呼應就更好……”
童伊純似乎對楊景行的構想有了一些興趣,探討得比較仔細。尤其是楊景行鬥膽拿《風中心中》和童伊純的一首《孤獨左右》對比後,童伊純還開始低唱感覺起來。
雖然童伊純並沒肯定楊景行的構想,但策劃部經理還是恭喜甘凱呈:“甘經理這次找到好幫手了。”
童伊純就問:“甘經理覺得呢?”
甘凱呈說:“我覺得可以考慮。”
童伊純微笑:“甘經理有什麼建議嗎?”
甘凱呈嗬嗬:“我想法和四零二差不多,被他搶先了……你是不是剽竊我?”
大家笑,楊景行說:“我也加了點自己的心得。”
甘凱呈又正經一點,拿起了楊景行的資料,開始發揮自己的專業:“雖然四零二還是個初步想法,但是我舉得可以挖掘的內容還很多,先收下如果用這種模式的結構吧……”
畢竟是幹了十幾年的人,知名製作人甘凱呈發表起自己的專業意見來頭頭是道口若懸河,對楊景行的想法肯定很多,擔憂也有,聽起來很是客觀,雖然肯定遠遠多於懷疑。
看起來,童伊純算是重視楊景行的構想,不過對甘凱呈就是確定的百分百尊重了,雖然甘凱呈說話的時候沒有楊景行那麼謙虛,甚至是不容置疑的。
甘凱呈的擔憂是:“可是這麼做難度會很大,雖然看起來容易,但是對歌手對製作都是個挑戰,你們可以想象,這就跟找對象一樣,找到心儀又合適的,幾乎不可能,尤其是眼光高要求高的,所以要慎重考慮。”
大家笑笑,童伊純慎重了幾秒後說:“甘經理說得都很有道理,我覺得四零二的構想可以作為我們最後決定的選擇方向之一……大家認為呢?”
大家當然都不反對。
既然這樣,就把楊景行的構想再深入分析一下。大家都是從業多年的,不可能對一個新手的一點想法無從下手。不管是又針對性的還是能擦著邊的,或者是特別發散思維的,每個人都能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