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到 *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到底是藝術學院,在一個這麼具有政論性的帖子中,大家還都是表現得很理智,沒有人出口成髒,都很講道理。沒有人身攻擊,不管是對發帖人還是對《豆蔻》的作曲者。在帖子進入比較正規的討論後,大部分人都表示不相信是抄襲,喻昕婷看啊看的神情也輕鬆下來。
八樓:根本不可能。有才華的人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謠言止於智者。
九樓:如果聽到一兩個類似的樂句就說是抄襲,誰還敢寫歌?樓主真乃奇人,能把這兩首聯係到一起,讓我聽一百遍也不會有這個想法。
十二樓:我手中有一張四零二的鋼琴cd,從鋼琴係拷貝來的,說實話,我不相信這麼刻苦的人會去抄襲。
當然也有不屑的,十四樓就是:又是那張cd,能不能不提這個!我也聽過,坦白講,隻覺得是一部沒有任何感情的演奏機器,真有能耐還呆在學校!
可是馬上有人反駁:我不知道你所謂的感情是什麼,至少我被感動了。另外,我不是鋼琴係的,最喜歡《風雨同路》。
歪樓傳統,關於這張cd的討論持續了好一陣,看樣子聽過的人不少。少數人說從那些演奏無論技巧和感情都是頂峰造極的,大部分人隻說很好,沒有具體的所以然,也有個別的表示不屑,更甚者是懷疑那些曲子根本不是那個人演奏的。
最嚴重的吹捧是:現在全世界能用那麼嚴謹而不失浪漫的風格把那些曲子全部演奏下來的人,掰著指頭數不會超過十個。忠告某些人不要因為是身邊人的作品就不屑一顧,你是瞧不起別人還是瞧不起自己?那首膩歪歪的明顯就不是他本人彈的,這個我不知情,不八卦。另外,cd確實是從鋼琴係的老師那裏傳開的,這個我最清楚。
最徹底的鄙視是:就算全是他彈的又怎麼樣?除了你們,誰聽說過?
也有完全打醬油的:很熱鬧啊,你們說的那個人據說是個凱子,可惜本小姐沒見過,也不感興趣。
為了不打擾齊清諾她們做正事,楊景行和喻昕婷就安靜地看網頁,喻昕婷隻偶爾小聲地抱怨或者愉快一下。
在有人把主帖中兩首歌涉嫌抄襲的地方扒譜了貼出來後,大家才繼續討論到底是不是抄襲。有時候確實是理越辯越明的,帖子進行到十來頁的時候大家基本上都覺得不是抄襲了,而且連借鑒也彈不上。
看到一個回帖說“如果這是抄襲,我鼓勵大家多抄襲,努力抄襲”,喻昕婷就笑得很開心,對楊景行樂:“氣死他!”
這時候,齊清諾問楊景行:“有沒有補充?”
楊景行抬頭:“沒有。”
齊清諾輕笑一下:“你們倆要不要換地方,上樓?”
喻昕婷看楊景行,楊景行說:“我們坐後麵去。”
換了座位後,楊景行和喻昕婷在三零六背後繼續看網頁,隻有齊清諾能看見他們了。帖子到十幾頁後漸漸就沒啥好討論的了,這時候劉思榮就冒了出來,用專家口吻說了一番看上去挺中肯的話,又把人氣炒了起來。
喻昕婷還怕楊景行沒留心看,麵部扭曲地指點,聲音裏有快壓抑不住的憤怒:“就是他!太惡心了!他算個屁呀!”
楊景行笑:“放了他。”
喻昕婷憋氣一會後才嘿嘿笑,繼續看帖子。
劉思榮的id出現了,似乎大家都認識,還有人問好。然後帖子裏的爭論就顯得比較含蓄了,至少沒有人出來指著劉思榮的鼻子罵,雖然還是一些人說有借鑒的嫌疑,大部分人表示沒這個感覺,不過說話都挺小心謹慎的。
劉思榮的id就出現了一次,然後整個帖子也沒什麼看頭了,雖然沒人來作總結,但是結論也很明顯了,《豆蔻》沒有抄襲!
可是楊景行在這個帖子裏並沒多風光,從頭到尾的六百多個回帖中,出現了起碼一百多個不同的id,沒有一個人表示和他認識熟悉,沒有一個人用朋友的身份為他出頭說話,了不起就是比較欣賞他的作品,或者見過他幾次,沒有壞印象。當然,也沒有人從人格的角度去詆毀楊景行,似乎絕大數人僅僅是知道他這麼個人,有點才華,人品如何,都不敢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