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錄音(2 / 3)

星期點,楊景行和陶萌趕到宏星公司,常一鳴和他的徒弟等著的。常一鳴的徒弟是剛從平京電影學院錄音專業畢業的,不過學校裏教的電影錄音和音樂棚錄音很不一樣,何況這裏的器材都很高檔,他還要慢慢學習。

陶萌很禮貌的感謝常一鳴,幫楊景行邀請他們一起吃午飯。常一鳴抓緊時間先看看兩首曲子的譜子,然後再問問楊景行對樂曲的表現要求,然後就開始了。《灌籃高手》和《愛情故事》都被陶萌淘汰了,感覺專門跑來錄這個似乎對不起四零二的名頭。

陶萌先來,彈《綻放》。器樂畢竟比聲樂把握而且穩定得多,陶萌隻彈了三遍,楊景行和常一鳴就都表示就過關了。聽了一遍自己的演奏後,陶萌就更積極的準備《風雨同路》。

常一鳴也聽出來陶萌的鋼琴水平一般,就建議:“這首複雜一點,楊景行先錄,你再跟著小號走,簡單一點。”

陶萌搖頭:“不行,我不能一個人彈。”

常一鳴笑:“那好,就同步錄吧。”

第一遍演奏下來後,陶萌帶上錄音室裏的耳機聽效果,才發現自己在這首曲子的表現上比《綻放》還差得遠,不過楊景行說好。

再來一遍,發現還是沒進步。《風雨同路》畢竟在樂曲結構和感情上都比《綻放》的要求高了不少。陶萌雖然彈得不怎麼樣,耳朵還是有水準的。

第三遍錄好後,陶萌隻聽了一半放下耳機小聲對楊景行鬱悶:“你來彈,分開錄。”

楊景行說:“我喜歡你彈的。”

陶萌決定:“那就一樣一個。”

於是楊景行身兼兩職,先錄了鋼琴音軌,而後再帶上耳機吹小號。吹完後,常一鳴在外麵打了個ok的手勢。

楊景行和陶萌出去,看常一鳴的徒弟並軌,做一下混響,很快完成了。再聽一遍成品,感覺就很不一樣了。

看時間還早,常一鳴建議楊景行:“再錄兩首,老幹媽說你是大師級的。”

楊景行笑:“我不拆穿他。”

陶萌倒是有興趣:“彈肖邦和李斯特。”

常一鳴的徒弟插話:“下麵文案也說四零二老師是鋼琴天才。”

楊景行問:“什麼文案?”

常一鳴解釋:“主打《豆蔻》嘛,想拿你宣傳,老總沒通過的。”

楊景行鬆口氣:“幸好,不然沒人聽了。”

陶萌扯扯楊景行的衣袖:“快點,你去彈!”

楊景行說:“那再耽誤你們半個小時,我錄一段送給我老師。”

常一鳴反而比較重視這個,叫徒弟讓開,他來掌舵。

楊景行外行:“這個不間斷能錄多久?”

常一鳴笑:“多久都沒問題。”

於是楊景行再進棚,陶萌留在了外麵。楊景行在鋼琴前坐下後和陶萌對個眼神,然後說話:“謝謝我的老師李迎珍教授對我的教導……”

常一鳴連忙推調音台,可楊景行已經說完了,開始彈了。常一鳴的徒弟很快聽了出來:“肖邦的三度練習曲!”

楊景行先彈了一遍著名的肖邦三度練習曲,然後幾乎沒做停頓,馬上過度到李斯特改編的帕格尼尼的《鍾》,《鍾》完了之後再是李斯特本人的《馬捷帕》。別說常一鳴師徒倆,陶萌都聽傻了看愣了。

《馬捷帕》完了後,緊接著的是《鬼火》。常一鳴的徒弟可能有了解,在監聽室裏感歎:“太強了,神啊!”

可是鬼火完了後,楊景行又彈起了肖邦的夜曲,作品九第二號。最後才是貝多芬的《悲愴》第三樂章。

六段曲子,時間半個小時多一點。楊景行出來,陶萌遞上早準備好的紙巾:“擦擦汗……你可以休息一會再彈。”

楊景行邊擦汗邊問:“能不能分兩張cd,這一張給老師。”

陶萌有意見:“不行,我也要。”

常一鳴看著楊景行,笑一下:“老幹媽說我還不信。”

當徒弟的給楊景行搬椅子:“你坐……我學過幾年琴,也不算學……說出去別人肯定不信。”

一張紙巾根本不管用,陶萌再一次性給楊景行三張,看著他提醒:“頭頂上,等會要回去洗澡。”

楊景行說:“不急,先吃飯。”

常一鳴徒弟給楊景行倒了一杯水遞上,說:“四零二老師,這個cd能不能給我一張,我留個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