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心裏又疼起來,她不了解眼前這個男人,為什麼是這樣?她天天和這個男人在一起,卻不了解這個男人內裏到底在發生怎樣的裂變,無法捕捉,這個男人對她來說,又變成了一個迷,是什麼在支撐著這個男人呢?
“你放心吧,我們馬上就會好起來!”崔浩常常地舒了一口氣,“這個時候不能退,一退就前功盡棄了,那樣我怎麼向琛保平交代!阿三一家,我們這麼多人,怎麼活?”
林白玉找到崔浩手臂上的輸血針眼,握著崔浩的手。
她不知道說什麼,她隻能這樣握著崔浩,也許這可以給崔浩一點兒溫暖:“你命好,遇難成祥,但願,因為上次的坐牢,你的噩運都過了。”可是,嘴裏雖然這麼說,她卻在心裏歎氣,好運什麼時候能來呢?
可是,崔浩真的要時來運轉了!
他們的車開到工地門口,就看見一群人站在辦公室前的場院裏,看水族缸裏的烏龜,那烏龜也是爭氣,在裏麵上上下下,鷂子翻身,仰天滑翔,還悠然自得地假寐,看得那群人直叫神奇。
戴耘看見他們回來,興奮地說,“好多人來看烏龜,新聞有作用!”原來,有人看了電視新聞主動趕過來看房子,現場,戴耘也帶了一些金融界的朋友過來。“
我帶幾個朋友來買房!我們琛發銀行可以來現場辦公,給買房的人辦貸款!
剛才已經賣出一套了,是一個華僑老先生,想買房給自己國內的姐姐!他一次付清,你看,這是合同!”
崔浩和林白玉都興奮起來,異口同聲地喊出來:“真的?”兩個人搶過合同來,看了又看,不敢相信,這麼快,一單生意就做成了,這是他們第一次從客戶那裏掙到錢,掙錢的生涯開始了。
崔浩道:“華僑有買房子的想法,上海人也會有!上海人等國家分房子、拆遷換房子的日子過去了,上海人馬上就會意識到國家不可能再分房子給他們了,他們要自己到市場上去買房子了,而這個市場就在我們手裏!”
白玉道:“可是他們等慣了,總以為國家什麼都會給。我看華僑是一個路子,港商、台商,我們去找找,還有就是浙江、江蘇的農民商人,他們沒有等、靠、要的思想,他們有錢置產,一定會想到房子上來!而且我們這是上海的房子!”
戴耘歎氣:“唉!問題一大堆啊!房產證怎麼辦?產權要給他們吧,現在,我們的房子隻有大集體產權,還有,外地人買房來上海,他們戶口怎麼辦?小孩兒上學怎麼辦?都是問題啊!不過,我們商量過了,大集體產證也可以辦貸款!”
崔浩就說:“產證會解決的,香港20年前就解決了的問題,我們現在解決不了?慢慢都會解決!我就不信,上海人不想要房子!我也不相信上海會永遠把外地人拒絕在門外!上海不要發展了,不要人才了?不要資金了?隻要上海想發展,接納外地人就是必然的,隻要有外地人來,他們在上海就要住房子。”
白玉搖搖頭:“我們的小命捏在政府手裏,政府給政策,讓市場活起來,我們有飯吃,老百姓有房子住,政府不給政策,我們沒飯吃,老百姓罵政府。”
崔浩想起那個澳洲太平紳士的話:“政府不可能做所有人的爸爸,他隻能做一部分人的爸爸,關鍵是,政府要放開手裏的權力,讓市場這個爸爸起作用,讓市場這個爸爸給其餘的人吃飯、穿衣、住房。”
這時候,一個小夥子走過來:“崔老板,你們的房子真的能賣?那個工作人員說,你們可以幫我貸款買?”他指指阿三,原來阿三正在那裏講解如何買房,在動員大家出手買樓花,“你們現在買啊,一平方1000,銀行還可以貸款,想想,這個房子不保險,銀行怎麼會借錢給你買?等房子起好了,你們不想要,還可以賣給銀行,2000一個平方!”
崔浩指指正在拔高的大樓:“對!你現在隻要付出40%,就能擁有一套高層住房,想想,你這樣的年輕人,什麼時候能等上單位分房?等到你50歲?用你自己的錢還有銀行的錢,自己買,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