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01序.死亡的溫度

死亡並不是生命的毀滅,而是換個地方。---西塞羅

2008年早春,群馬縣青空兒童醫院

今天是五號病房樓患者們的心理治療時間。

日向繪麻穿好衣服,躡手躡腳地從病床上下來,赤腳在光滑陰冷的地麵走了一段,終於在陽台裏找到自己的棉拖鞋。

大概是拉動房門弄出的聲響吵醒了淺眠的同伴。

皮膚蒼白到沒有血色的少女從枕頭底下探出腦袋,睡意朦朧地打量繪麻一眼說:

“早點回來吧,要是回來晚了,看見我的屍體也不要過分驚訝。到時候記得翻翻我的日記,上麵都是我的遺書,我把日記本壓在身體底下,那樣誰都搶不走它。”

少女比繪麻早一步住進醫院,至今也沒從醫生那裏得到出院的口頭許可。

繪麻不知道少女原先的名字叫什麼,隻知道大家給少女起的綽號---蜉蝣。

少女每天夜裏都會趕在熄燈前寫一封“遺書”,不管刮風下雨,即便偶爾遇上病房內的電力故障也會借著手電筒微弱的光寫完,從不落下。

手電筒是她問護士姐姐借的。

據說,如果不讓她寫完每天一封的“遺書”,她就得發瘋。

日向繪麻沒見過少女發瘋。不過,在剛入院的那幾周裏,倒是經常擔心自己一覺醒來,會看見鄰床多出一具冰冷的屍體。好在少女揚言自殺這麼多回,從沒真正付諸於行動。

繪麻還不懂五號病房樓規矩的時候,也試圖詢問少女的名字。

結果,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的少女,連頭都沒抬。

“就叫蜉蝣吧,我挺喜歡這個名字的。”

蜉蝣朝生暮死。

少女堅信自己總有一天會走向死亡,不過她一定不要死在外麵,那裏太髒了。

繪麻鄭重其事地向少女點了點頭,又看了看病房裏其他兩個同伴。

一個把眼睛睜到最大,望著天花板發呆的女孩子,綽號叫“食夢貘”。她老是睜著眼睛睡覺,因為隻要一閉上眼睛就會做很可怕的噩夢。

食夢貘最常說的一句話是:

“我夢見自己被噩夢吃掉了。”

久而久之,大家就給短發少女取了這麼個綽號。

傳說,食夢貘是一種以噩夢為食的遠古生物,繪麻覺得沒有比這個名字更適合短發少女的。

睡在繪麻對麵那張床的女孩子是病房裏最小的患者,今年隻有十五歲。

她的綽號叫螞蟻,就像螞蟻喜歡把食物埋起來一樣,她老是喜歡收集“寶物”放在自己的秘密基地裏。

螞蟻的秘密基地眾所周知,就是她們病房陽台的一處陰暗角落。

盡管,大家都知道螞蟻藏寶的地點,可誰都沒有覬覦過她的寶藏。

哦,不過今天是例外。

因為要是沒有棉布拖鞋,繪麻就得光腳走去醫生那裏了。

日向繪麻認為自己應該趁螞蟻沒醒來之前離開,否則等待她的會是螞蟻歇斯底裏的咆叫。

*

主治醫師西園寺的辦公室前還是那副門庭冷落的模樣。

在五號樓住院的孩子很少有願意向大人敞開心扉的,更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患有心理疾病,哪怕是在五號樓住了快兩年的繪麻,也始終沒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有什麼不對勁。

或許是剛入院那段時間,護士頻繁地給她注射鎮定劑。

繪麻已經不記得自己為什麼會被送進這家醫院了,隻有在午夜夢回的時候,她才會在夢境裏看見有人在無邊的黑暗裏,扯著嗓子一遍又一遍地尖叫。至於那個尖叫的人是誰,繪麻到現在還是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