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 辰際 】

[作者名] 好多人點我 [類別] 未來幻想 [最後更新時間] 2012-08-18 14:00:00.0

引言

引言 [本章字數:2090 最新更新時間:2012-08-23 16:25:42.0]

----------------------------------------------------

引 言

1

星辰爛漫的蒼穹,曾給予我們多少夢幻般的遐想;廣袤無垠的太空,又帶給我們多少神秘與敬畏。破繭而出的地球生物,在銀河甚至在宇宙,難道真的是那樣孤獨嗎?

仰望星空,看到的是粒粒金珠灑遍天球,它們仿佛離我們很近,甚至讓曾經迷惘的我們產生過觸手可及的衝動。如果顆顆星鬥果真就是粒粒金珠,那麼我們真的就可以將它們摘到,因為那說明它們距離並不遙遠。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它們絕大多數都是類似太陽般巨大的恒星,離我們遠到甚至難以想象,夜空所看到的星光,也許是在我們還沒有出生時的某一刻就已從它們身上發出,而當星光到達眼中時,歲月已過去了幾年、幾十年、幾百年……

地球,隻是太陽係中一顆不大的行星,若把太陽看作是一個排球,那麼地球相對而言會小到一粒小米!而看似已經巨大的太陽,卻隻是銀河係中一顆普通的恒星,銀河係直徑達到了10萬光年,若仍把太陽當做排球來對比銀河係的大小,那麼我們身旁所熟悉的物體便已經無以衡量了,隻有將太陽縮小為一粒砂,銀河係的直徑才能相應小到月球繞地球轉動軌道的直徑不要小看這個距離,若乘坐民航飛機走過它,會需要大概一個月的時間。

如此巨大的空間使得銀河係中包含了15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恒星,而圍繞恒星轉動的行星,由於體積相對太小、本身又不能發光發熱,以現在的科技水平就更難將它們一覽無餘,但相信數量同樣會數不勝數。而就我們現今所能觀測到的宇宙中,又有類似銀河係般的河外星係20億個,其中的恒星與行星又會是怎樣一個龐大的數字啊!

毋庸贅言,與地球類似的星體甚至是生物極有可能是存在的,退一步說,即使與地球自然環境有所差異甚至判若雲泥的星球,它們難道就不能別有洞天、孕育生命嗎?也許,地球文明不應該是孤獨的;也許,地外生命甚至是智能生命是普遍存在的;也許,如果以宏大的宇宙空間來衡量的話,他們就在我們身邊。

******

地球公元1892年,艾融星智能生物所發射的宇宙探測器,在太陽係發現地球及地球生物。

公元2270年,由艾融星、婭冥星、尼薩星所組成的智能生物使團飛躍太空來訪地球,對地球人表達了他們的友好信息,地球人類與地外智能生物第一次交往性接觸。

2327年,地球人類特使小組踏上星際之旅,乘坐由外星人類所派遣的,當時各智能生物星球最為先進的宇宙飛行器,飛往艾融星、婭冥星、尼薩星出訪,並於112年後返回。

2445年,地球人類派代表駛往星際共同體總部所在地艾融星,簽署協議正式加入該體,成為“星共體”第四位成員。

2463年,大葵星球智能生物被發現,240年後,大葵星智能生物加入“星共體”, 成為它的第五位成員。

那時,在星際共同體已經有能力探明的700多顆行星及2000多顆衛星中,確定有生物存在的共有27顆,而在這27顆生物星球中,便有5顆智能生物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