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節(1 / 3)

別。西半裏,過一宗靜室。傍水又躡坡半裏,逾望台南突之脊,於是瞑色已來,月光漸耀。

裏餘,兩過望台西坳之水,又一裏,南盤旃檀嶺,乃西過羅漢壁東垂,皆乘月而行也。又稍盤嘴而上半裏,是為慧心靜室,此幻空碧雲寺前南突之坡也。

餘昔與慧心別於會燈寺,訪之不值,今已半載餘,乃乘月叩扉。出茗酌於月下,甚適。此地去複吾先期下榻處尚三裏,而由此西下度管,暗不可行,慧心乃曳杖為指迷。半裏,度而上,又半裏,登坡,與碧雲大路合,見月複如前,慧心乃別去。又西一裏,過一靜室,乃盤嘴北向躡坡,則複吾使人遍呼山頭矣。又一裏,入西來寺。寺僧明空他出,其弟三空,餘向所就餐者,聞之,自其靜廬來迎。

複吾知吾輩喜粥,為炊粥以供。久不得此,且當行陟之後,吸之明月之中,不啻仙掌金莖矣。

十四日三空先具小食,饅後繼以黃黍之糕,乃小米所蒸,而柔軟更勝於糯粉者。乳酪、椒油、葼油、梅醋,雜遝而陳,不豐而有風致。蓋史君乃厥兄明空有約而來。

(以下缺)

(季夢良曰:“王忠紉先生雲:”自十二年九月十五以後,俱無小紀。“餘按公奉木麗江之命,在雞山修誌,逾三月而始就。則自九月以迄明年正月,皆在悉檀修誌之日也。公另有《雞山誌》摘目三小冊,即附載此後,而《麗江紀事》一段,及《法王緣起》一段,並附見焉。)--------------------------------------------------------------------------------

雞山誌目

一卷真形統彙此山之綱領也。

山名山脈山形山界開辟鼎盛二巷名勝分標勝概本乎天,故隨其發脈,自頂而下分也。

峰岩洞台石嶺梯穀峽箐坪林泉瀑潭澗溫泉三卷化宇隨支功業本乎人,故因其登陟,自卑而上升也。

中條刹舍四卷化宇隨支東條刹舍西條刹舍五卷化宇隨支絕頂羅城山外刹舍附坊、亭、橋、聚六卷神跡原始傳法正宗傳附法顯事跡附小沈事跡古德垂芬名宿傳高隱傳七卷宰官護法名宦傳鄉賢傳附檀越信施勝事記餘靈異十則物產臨蒞朝參市集塔墓十則八卷藝苑集成集詩集文徐子曰:誌圖經者,有山川之一款;誌山川者,又有圖經之全例,不相假也。

茲帙首真形,次名勝,次化宇,漸由天而入;次古德,次護法,則純乎人矣;勝事天之餘,藝苑人之餘,故又次焉。此編次之大意也。--------------------------------------------------------------------------------

雞山誌略一

靈異十則放光老僧香金雞泉收蛇穴石門複開土主報鍾經聲應耳然身雷雨猿猴執炊靈泉表異景致十則山之有景,即山之巒洞所標也。以人遇之而景成,以情傳之而景別,故天下有四大景,圖誌有八景、十景。豈天下之景,數反詘於郡邑乎?四乃拔其優,十乃足其數也。若雞山則異於是,分言之,即一頂而已萃天下之四觀,合言之,雖十景猶拘郡邑之成數也。

絕頂四觀東日、西海、北雪、南雲。

觀之有四,分於張直指,而實開辟以來,即羅而致之。

四之中,海內得其一,已為奇絕,而況乎全備者耶。此不特首雞天,實首海內矣。

詩五首未錄〔見下〕華首重門龍華浩劫,轉恨此門不辟。不知使其中堂奧潛通,縱別有天地,不過一窈窕之區耳;何如雙闕高懸,一丸中塞,使仰之彌高,望之不盡乎。故方廣石梁,以為五百應真之地,而亦旁無餘竇。其意正與華首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