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1 / 2)

絲楠木床、自繪的近十米長的荷花圖、意大利宮廷青銅

吊燈、低矮的宋朝款式桌椅……

正打量著,一手拿著煙鬥的黃老快步迎了過來,洪亮的聲

音、有力的握手讓你絲毫不用擔心這位八十歲老人的健康。我們笑

言這足有六畝之地的萬荷堂可比過去的地主還闊綽,老人爽朗地樂

了:“我這其實是狗窩。本來在三裏河有套房子,之所以又在北京

建這個家,當初完全是為了我的狗。我當時有兩條狗,因為是外國

血統,都長到了三百多磅,實在沒地方養它們了,就托朋友在京郊

買塊地蓋幾間房,沒想到越蓋越大,最後這兒也舍不得,那兒再添

一間,就成了現在這樣。”對話

●有感而發——

朋友故去,寫作是為了懷念

記者:您現在的這本書非常暢銷,有人說賣的是書名,您

怎麼看?黃永玉:其實出這本書隻是因為手頭有足夠的文字了

,剛好編輯又在約,就結成集子出了。我自己其實一點也不知道什

麼書好賣,人們都在看什麼。老朋友走得越來越多了,我寫稿多是

因為要懷念他們。至於書名,《比我老的老頭》是我想出來的,後

來又想改叫《讓我們一起變老》,可是出版社說原先的好,就留著

了。

●自我感覺——

我自己就是一隻螞蟻,連蜜蜂都不是

記者:在書中您寫到的都是長您14歲的錢鍾書和張樂平,

他們在中國文化史中地位非凡,與他們相比,您如何評價自己?

黃永玉:我覺得自己就是一隻螞蟻,連一隻蜜蜂都不算,

蜜蜂還能釀蜜呢,而我一天到晚像個工蟻一樣在畫畫寫字。我認為

人應該以自己的良知為道德底線勤奮地工作。要說貢獻其實每個人

都在做,我畫畫和農民種地、工人做工沒什麼兩樣。做自己喜歡的

事情本身就是快樂的,再說畫畫還有錢賺,怎麼能說是貢獻呢?

記者:楊絳先生出了新書《我們仨》,您這麼多年又見過

楊絳嗎?

黃永玉:好多年沒有見過了。我曾與錢鍾書一家住過一個

院子,我隻去過他家一次,是因為時間對於他們來說太寶貴了,一

家四口人都戴著眼鏡在那兒做學問,是最忌諱被打擾的。每逢家鄉

帶來些新鮮的筍、茶葉或豆瓣什麼的,我都會給他們帶上一些,並

寫個字條,放在他家門口,然後敲敲門我就走了。我現在要是登門

說“楊絳先生我來看您來了”,有什麼用呢?人家的時間越來越少

了。

●家鄉與我——

風景美,訴諸文學出作家

生活苦,付諸戰爭出將軍

記者:湘西出了那麼多包括您和您表叔沈從文這樣的名人

,您怎麼看待湘西文化?

黃永玉:其實湘西文化也沒人們想像的那麼神秘豐厚,有

兩點可能比較影響當地的人,第一就是風景秀美,第二就是窮,這

兩點都容易讓人產生幻想,前者讓人訴諸文字,產生了作家,比如

沈從文;後者讓人去奔命,去找新的出路,就參軍打仗成了將軍,

比如沈從文的爺爺,他就是個領兵打仗的大將軍。

記者:現在正在做什麼?

黃永玉:我的家鄉酒廠寫了一篇宣傳酒的文章,拿來讓我

看了一下,本來我不想管,後來覺得他們寫得實在是既摩登又幼稚

,便決定寫一篇關於酒文化的東西。

●談畫價——

沒人買我就放著

記者:據說當時你為湘泉酒和酒鬼酒設計的兩種酒瓶,轉

讓費就付給您1800萬,您怎麼看這種知識產權的轉讓?你的畫如何

定價?

黃永玉:不僅是酒瓶設計的費用,主要是我為他們做了大

量宣傳策劃,之前甚至還投入了許多錢給他們,因為當時酒廠窮,

要到北京來做宣傳又沒錢,我就把自己當年設計猴票的錢給他們寄

去。後來酒廠效益好了,他們便主動要求付給我費用,與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