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道:“太後娘娘,王家姑娘下毒害皇上,您不下旨治王家縱女行凶之罪,卻在這當下召王時中進宮,臣妾身為皇後,為防著王家再加害皇上,隻好傳召幾位忠心皇上的大臣進宮了。”
“來人,把她拿下!”王太後揚聲喊了一句。
很快的,便進來兩隊侍衛,一隊聽命於王太後,想捉拿墨玉,一隊卻聽命於墨玉,團團護住她,不讓人捉拿她。
“反了麼?”王太後喝斥那陣護著墨玉的侍衛。
侍衛長躬身道:“稟太後娘娘,皇上臨昏迷前,交代屬下聽命於皇後娘娘,屬下不敢違皇上旨意。”
田嬤嬤眼見不妙,忙打圓場道:“太後娘娘息怒,大局為重!”
王太後冷笑一聲,擺擺手讓侍衛退下,接著讓田嬤嬤把一幹人全宣進殿中。
一行人進了殿,分成左右兩列站定。
墨玉一抬眼,見著東方站在王時中旁邊,心下微微刺痛,忙轉開頭,不再看東方。
東方卻是看著墨玉,見墨玉不看他,心底苦澀著,暗暗尋思:得機會,總要讓玉姐兒明白我的苦衷。我若不投靠王家,不要說得機會當太子了,隻怕性命也難保。
王太後環視下麵一幹人,冷聲道:“胡大人,賀大人,陶大人,你們既進宮,想來是聽聞了什麼?”
賀巡道:“稟太後娘娘,臣聽聞皇上身體不適,急召臣等進宮議事,臣因忙忙來了。臣赤膽忠心,日月可表,此心隻向著皇上。隻要是皇上所囑,臣定當照辦。”
陶守餘順著賀巡的話意道:“臣也是聽聞皇上不適,隻究竟發生何事,尚不知情,請太後娘娘明示。”
墨玉接口道:“請太後娘娘恕罪,卻是臣妾見皇上昏迷不醒,怕人心動蕩不穩,動了大夏朝根基,又想著幾位大人是忠臣,是可商議大事之人,便召了他們進宮。現皇上這般,還請太後娘娘以大局為重,莫要遷怒他們。”
王太後一夜沒睡,這會又倦又累,再聽著墨玉的話,怒火上漲,一拍案道:“你眼裏還有哀家麼?”
胡蘭擎眼見王太後發火,忙躬身道:“請太後娘娘息怒,臣甘願代皇後娘娘領罪。”
賀巡和陶守餘也幫著墨玉求情,請王太後息怒。
王太後喘著氣,心知現下不能把墨玉如何,又想著崔承元中毒的事也是瞞不住了,索性把事情簡單說了,詢問道:“依各位卿家,現下該當如何做?”
王時中道:“為穩定人心,還請太後娘娘為皇上立一位太子。”
賀巡和陶守餘也點頭道:“如今先立太子正是上策。”
王太後道:“有資格當太子的,卻有幾位,不知道你等對太子人選有何建議?”
王時中道:“臣建議立東方為太子,因東方早年進宮,一直陪著皇上讀書,德行皆有眼可見。皇上也曾嘉許於他,由他當太子,相信眾臣不會有異議。”
胡蘭擎馬上接口道:“臣附議。另外,皇後娘娘也一直陪著皇上讀書,且之前助皇上理政批奏折,素得人心,現臣奏請由皇後娘娘監國!”
賀巡和陶守餘便也道:“立了太子後,再由皇後娘娘監國,協助太子一起處理朝政,頗善。”
王時中一哂,開口道:“臣奏請太後娘娘監國,皇後娘娘主理後宮。”
王太後掃視下麵諸人,胡蘭擎接掌了皇城兵馬司,手中有兵力,賀巡和陶守餘是文臣支柱,有信服力,這三人支持墨玉的話,她還真不能除掉墨玉,隻能暫時讓墨玉分享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