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擎見東方和墨玉還賴在屋中不走,便朝東方道:“東方,你領玉姐兒到院子外玩,要有鄰居來探頭,你也攔著。”
東方應一聲,牽起墨玉就往外走。
到了院子外,墨玉甩脫東方的手,小聲道:“東方,你幫朕把風,朕去偷聽一下他們說話。”
東方很沒有原則的應了。
胡蘭擎見兩個小娃出了屋,卻是頓一頓,這才道:“皇上今年十二歲,並未能親政,每日應卯上個朝堂,其它時間要讀書上課。帝師說皇上聰慧,太後娘娘也對他寄了重望,隻希望他長大後,能成為一方明君。隻萬萬想不到,皇上登基後,卻添了一個怪毛病,喜歡養‘寵娃’。”
胡蘭擎把輾轉聽到的消息並太醫的分析說了,壓了聲音道:“據說,這怪毛病一直醫不好。不過,你們也別憂心。皇上兩年時間,共養了三個‘寵娃’,兩歲多時接進宮中,養至三歲就令其家人接回。家人接回時,‘寵娃’皆白白胖胖,養得嬌嫩,一派公主作風。再有,皇上也念舊,有時候會令人到‘寵娃’家中看望一回,賞賜一些物事,令其家人好生看護。那三家‘寵娃’人家,借了小娃兒東風,各自謀得好職位,過得不錯。”
石氏心中莫名閃過一個念頭:這是賣女求榮?
墨金秋聽著這話,放了一小半心,說道:“但是,龍門鎮離京城比較遠,玉姐兒進宮,我們是半點看顧不著的。”
胡蘭擎道:“隻要進了宮,自然有人百事照應著。宮中人知道皇上的毛病,沒事兒不會跟皇上的‘寵娃’過不去。他們隻會精心照料,深怕她有個好歹,被怪罪下來時,吃罪不起。若真要擔憂,卻要擔憂上京途中顛簸諸事。此去京城,快則十天路程,慢則半個月,就怕途中小娃兒吃不消,更怕小娃兒念著父母,吃睡不寧,壞了身子。”
墨金秋問道:“舅兄有什麼好提議麼?”
胡蘭擎一笑道:“你是玉姐兒父親,若跟那個來接玉姐兒的公公一道,護送玉姐兒上京,自然會妥當許多。”
墨金秋心下苦澀,這兩年小酒樓生意一般,僅夠溫飽,現時若要上京,費掉一筆盤纏後,家中老母和懷孕的妻,隻怕要吃苦,且京中沒有親友可投靠,自己到了京城,也是兩眼一抹黑,不知道如何才能打聽消息。
胡蘭擎似是看出墨金秋為難之處,笑道:“正值我這陣也要上京,倒可以和三哥一道護送玉姐兒。至於盤纏等,包在我身上。上了京,也可和我一道住在親友家中。若要打聽玉姐兒進宮後情況,我也能托親友那個族兄打探,待一切安定了,再回龍門鎮過年。年後算著日期再度上京,便可以接玉姐兒回家了。”
墨金秋一聽,感激得無以複加,喃喃道:“舅兄這是幫大忙了,將來若用得著我們的地方,隻管開口。”
胡蘭擎要的便是這句話,聞言笑道:“自家親戚,不必外道。”
墨金秋又轉向石氏道:“這廂,你放心了罷?到時我回來,還能趕上抱兒子呢!”
石氏一聽胡蘭擎的話,也忙著道謝,特意站起行禮道:“玉姐兒和三郎上京的事,全仗舅兄幫忙了。”
胡蘭擎忙示意胡蘭蝶去扶起石氏,一壁笑道:“論起來,玉姐兒將來若有造化,到了我們三娘跟前,一樣得喊一聲四嬸娘,見到我,也要喊一聲舅舅。這個忙,肯定要幫,你們不必多禮。”
胡蘭蝶見石氏等人還有些懵然,似乎聽不出胡蘭擎語裏的話,便笑道:“我大哥的意思是,親戚要抱團,若得造化,那便能一榮俱榮。現如今幫忙,也是應當。”
吳氏安人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