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見證者看來,這個時代的活動與後世相比,也算是大同小異。當然,後世的活動肯定更加氣派豪華罷了。
主持人開場白後,便是主辦者講話,袁世凱講話,英國公使朱爾典講話,比賽代表講話,裁判代表講話,嗚禮炮,然後就是開賽。
在比賽現場,重要人物有觀禮台。嶽山等各參賽代表隊在觀禮台側亦有自己的座位。士兵比賽中途可以來休息飲水進食什麼的。
整體感覺與後世的運動會沒特別的區別。
因為不知道其他代表隊的實力如此,此次嶽山派出了最強陣容,神槍棚棚目方長宇,上次兩個打出100環的家夥龍文江與嶽不群,因為其水平一直很穩定,而且明顯比另外三個家夥的水平略高一點,也上了。然後就是武兵、鄧遠春、陳伯富三人,武兵勝在心理穩定,進步也快;鄧遠春進步更快,而且天賦很好,但卻不夠穩定,他如果超常發揮,極有可能達到第一梯隊水平,但如果發揮得不好,就有可能淪落到第三梯隊也即神槍棚六個新兵的水平。此外還有一個陳伯富,第一次出場打了99環,最近的進步也非常明顯。但是,他與鄧遠春之間的成績卻是勝負各半。而武兵與二人相比,勝率則有60%左右。
所以,武兵上。鄧遠春與陳伯富兩人,抓鬮吧,誰贏誰上。
最後,那個有些搖擺的鄧遠春上了。
考慮到觀賞性,比賽分為兩個半場,也即上半場10個隊上去比賽,下半場另外10個隊上去比賽。上半場,5支老外的隊伍,5支中國的隊伍;下半場,4支老外的隊伍,6支中國的隊伍。
很不幸或很幸運,安徽新軍代表隊分到了下半場。
在嶽山看來,這樣的分組對安徽新軍來說是最為有利的。因為上半場可以看別人比賽,下半場比完領了獎就可以走了。
但是,嶽山卻有所不知,安徽新軍被安排到下半場,卻是鐵良刻意為之。
鐵良到不是不相信此前的祥瑞,而是考慮到安徽新軍的“萬一”。如果安排到上半場,萬一沒比好,極有可能影響其他中國隊的成績。所以,鐵良安排比賽時,在上半場安排的是資格最老的北洋六鎮中的前五鎮代表隊,可以說,從這些鎮裏選出來的優秀選手,雖然有可能會弱於列強,但應該是相差無己,即便下半場的隊伍(主要是南方新軍)發揮得不太理想,也不要緊。
畢竟,鐵良沒看到過安徽新軍的射擊訓練,所以他這樣安排也無可厚非。
“喂,你們是安徽新軍?”待領導講完話,觀禮台之間的人開始互相熟悉。
“你好。我們是安徽新軍,我是65標右營管帶嶽山。”嶽山見對方主動招呼,也回應道。
“嗬嗬,你好。聽說你們安徽新軍,上次剿匪,折損了兩個營?”對方又問道,但顯然,話裏話外不但沒有禮貌,而且似乎還包含著挑釁。
“戰死330人。”嶽山雖然很不爽對方,但還是以事實據理力爭。馬達折損兩個營,那是上千人啊。馬達,老子消滅土匪數百人,隻死了3人,為何不見你們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