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年譜(1 / 2)

1920年,李劼人隨赴法勤工儉學學生到蒙達爾尼市立中學暫住兼習法文。2月,去巴黎,在巴黎大學旁聽。

1921年,在拉密爾公立中學學習。研究法國近代文學。

1922年,在蒙北烈,一小半時間在大學讀書,大半時間用來翻譯作品和給成都兩家報社寫通訊。

1923年,繼續在蒙彼利埃大學聽課,並全力從事翻譯工作。

1924年暑假,李劼人回到成都,進入《川報》當編輯,寫評論。三個月後,《川報》被封,李劼人在憲兵司令部關了八天,在友人的營救下,才被允許放人但不許辦報。

1925年,李劼人女兒遠山出生。《馬丹波娃利》出版。

1926年,李劼人在國立成都大學中文係教授《文學概論》。

1927年,仍在成都大學執教。兒子遠岑出生。

1928年,除在大學教書,其餘精力都投入嘉樂紙廠。

1929年,全力經營嘉樂紙廠。

1930年,李劼人辭去教職,於當年暑假在指揮街寓所側開設飯館“小雅”,夫妻二人親手掌勺。此事在成都引起反響,多家報紙報道,“成大教授不當教授開酒館”,譏諷軍閥當局對知識界的摧殘。

1931年,李劼人剛滿4歲的兒子遠岑被軍閥綁架,“小雅”因此停業。

1932年,通過袍哥鄺俠子從中斡旋,李劼人以600銀洋贖回兒子,加上為此事付出的跑路費、酬金、煙酒、宴請費等,另花去400銀洋。鄺俠子是《死水微瀾》“羅歪嘴”的原型。當年李劼人受聘為川大特約教授。

1933年秋,舉家遷重慶,出任重慶民生機器修理廠廠長職務,由文學教育轉向實業救國。1934年,終年為民生機器廠的事物忙碌。

1935年,李劼人回到成都,以寫小說為專業,學校找李劼人教書的,李劼人一概拒絕。《死水微瀾》出版。

1936年,李劼人完成了《暴風雨前》,《大波》上卷、中卷。

1397年,完成《大波》下卷。任《建設月刊》總編輯。

1938年,李劼人修建居所“菱窠”。任嘉樂紙廠董事長。

1939年,舉家遷往“菱窠”。兼任嘉樂紙廠代總經理。

1940年,全部精力投入嘉樂公司事務。

1941年,為嘉樂公司事務,常來往於樂山、成都、重慶三地。

1942年,全力投入嘉樂公司事務,翻譯法國小說。

1943年辭去嘉樂公司總經理職務,僅任公司董事長,翻譯小說。

1944年,翻譯左拉小說。

1945年,繼續投入嘉樂公司的事務中。

1946年,寫雜文若幹,為嘉樂公司事務常住重慶。

1947年,寫作《天魔舞》。

1948年,一方麵在政治上、經濟上支撐“文協”成都分會,一方麵為嘉樂公司業務操勞。

1949年,李劼人一家受到特務的騷擾和監視,李劼人寫作《說成都》。

1920年,李劼人隨赴法勤工儉學學生到蒙達爾尼市立中學暫住兼習法文。2月,去巴黎,在巴黎大學旁聽。

1921年,在拉密爾公立中學學習。研究法國近代文學。

1922年,在蒙北烈,一小半時間在大學讀書,大半時間用來翻譯作品和給成都兩家報社寫通訊。

1923年,繼續在蒙彼利埃大學聽課,並全力從事翻譯工作。

1924年暑假,李劼人回到成都,進入《川報》當編輯,寫評論。三個月後,《川報》被封,李劼人在憲兵司令部關了八天,在友人的營救下,才被允許放人但不許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