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黃道吉日
第一百一十四章黃道吉日
返回後王蓉馬上說道:“老公,你那位師兄,可是創立道教的鼻祖啊,這可是傳說中的大人物。”
眾美妻滿眼星星的望著他,公主喃喃而語“我最喜歡這位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噗,妲雅妹妹,這句是周易上的好不,不過,道德經跟周易都被道家奉為了經典。”
“婷婷說的不錯,所說的--道,我想其本意就是道路或者方法。自然就是客觀存在的世界,以及因此而產生的一些客觀的不變的規律。道法自然就是,做事的方法--順應自然客觀存在的規律……”
酷愛這些的夢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就在大家討論的時候,岸佶發表了總結,道法其本質是,認為萬物皆在運動之中,而一切有形的事物皆源於一個“點”。
這個“點”源於“無”,而“無”則源於一種不生不滅,自然存在的東西那就是--道!
天漸漸的亮了,以首徒李耳所創的道教為藍本,黑天決定,四天後進行道籙,這實際就是一種收徒儀式。
這幾天以來,岸佶向大師兄李耳,問詢並學習了很多道教知識,聯係到周易後,自己深感受益匪淺……
四天後,這天是甲午年閏四月十四,滿日。值日星神為明堂(黃道吉日)。民俗無忌日。
大殿,主座上是大神黑天,左為李耳,手持一浮塵。岸佶則在楊敬雷和楊尊雷的陪同下,靜靜的站在下方。
“楊岸佶,你可願學習古文明傳承?可願進行道籙?可願皈依三寶?”李耳問道。
道家三寶,是指道寶、經寶、師寶
第一寶即是“道寶”道無名無相,無聲無色,不可摸,不可見,是自然形成。
由“道”產生了三十六大門路,分為“三洞真經”。
第二皈依,則是“皈依經寶”。涵義是“信仰三十六部尊經”。
“經以載道”經文自然而成,需要名師指點。即需要“皈依師寶”,涵義是“尊敬道教曆代祖師、真人”。
一切你遇到的生靈,都對之猶如恩師。一切事物,都是老師采集了他們的優點。一直學習。否則,難成大道。
“我皆願意。”“你可願忍肌膚之苦,學傳承之妙?”“我願意。”岸佶再次回答……
經過三叩九拜,敬獻茶水等過程後,他成為了黑天大神第二名弟子。
隻要是能渡過老師所設定的關卡,就有機會得到古文明的傳承。
拜師後的岸佶接觸了更多的知識,這又是一片自己從來沒有涉及過的領域。
新奇而又神奇,超越了現在已知所有科學,所能解釋和研究的範疇。
從河洛圖到九宮陣,從五行到八卦,這些都是原汁原味,流傳幾千年的國粹之精華。
他在如饑似渴的學習中,不禁感慨萬千。
掩上李耳親自撰寫的手稿,信步走出偏殿,遙望遠方湛藍色的地球。
此刻,他心中有對中華數千年來,所留下的絢麗瑰寶,仍舊如此燦爛所產生的驕傲。
有對遠古文明,及祖先所取得這些成就的崇拜。
更有對後世,眾多一知半解之人,所做狗血注釋的氣憤。
這不僅玷汙了古文明,更重要的是誤導了後人,從而引起這些知識麵的斷層……
同時暗自決定,藝成返回後,一定重編、重寫教程。讓自己的母星更加繁榮,昌盛。
皇宮下方隱秘倉庫中,他的大師兄正在和黑天進行商榷,這幾天,他們一直為古文明的傳承而忙碌。
“不知道我留下的那些知識,師弟可以領會多少?”李耳有些擔心的問道。
“隻能隨緣了,但願他領悟的可以超過百分之三十,這樣到時傳承才會更加順利。”
“師傅,我剛剛占卜了一卦,半個月內,都是日逢月破日,不宜諸吉事啊……”
“這些都是在我指點下所編製的,我能算不出嗎?關鍵這些必須在四十九個時辰內!”
黑天微閉雙目,想了想繼續說道:“你再去準備一下吧,盡量防患於未然。唉,時不待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