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毒品,但對有需要的病患者來說,它卻是很好的抗痛良藥。運動是有利於健康的,但對某些特殊疾病患者來說,它卻是危險且會致命的。
世上萬事萬物都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如果隻想要嚐甜頭,而對這之外的東西都否決,隻會令自己更不快樂。
誰都沒有創造世界的力量,除非學會接受,否則難以在現今的這個世界裏生存。既然如此,學會接受而不是埋怨,是對自己和他人都絕對必要的功夫。
剛開始往往可能會不習慣,但漸漸的便會不武斷不評論,生命中的喜悅也將源源不絕地到來。
把抱怨用力推開,你才能不再有抱怨。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人們內心的狹隘,卻很難做到這一點,也正因為很少有人做到這一點,生活中才會充斥著抱怨。
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窮人探訪一位親戚,這位親戚是一個有錢有地位的富翁。富翁同情他,故熱誠款待,結果窮人酒醉不醒。恰好這時朋友通知富翁有要事需要他幫忙,富翁想推醒窮人,向他告別,但窮人依然沉醉不醒,富翁隻好悄悄地把一些珠寶塞進他的破衣服中。窮人醒後,渾然不知,依然如同往常,四處流浪。不久,富翁與窮人再次相遇,富翁告訴窮人衣服中藏寶的真相,窮人方才如夢初醒。原來這麼多日子以來,自己身上有“小寶藏”卻不知道!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其實人人心中都存有“寶藏”,隻是大多數人都毫不察覺。身懷寶藏卻依然到處流浪,你說是多麼的可惜!
20世紀90年代,由於受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香港經濟蕭條,各行各業都傳來裁員的消息,社會中突然出現了很多的“窮人”。有些人怨天怨地,自暴自棄;有些人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人們都指望老天爺拯救自己,幻想買六合彩、賭馬、打麻雀能致富。這時一位學者站出來向社會呼籲:“大家為什麼不冷靜地反省、思索:麵對經濟不景氣,自己還有哪些潛藏的本事、才能沒有發揮?憑自己的實力、條件,還有哪些事業、工作可供自己去拚搏?”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身懷寶藏,隨時仔細地“搜查”一下自己的“衣物”,找到寶藏,找到自己的優點發掘自己的潛能,你就會將失落惆悵拋棄,擁有自己的快樂人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