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戰亂春秋(1 / 2)

於是,繼鄭莊公揭開爭霸序幕之後,各路諸侯競相登場。在中國的東部,齊國的國君齊桓公雄心勃勃,任用足智多謀的管仲,把國家內政治理得井井有條,使得齊國不僅經濟發展,而且軍事實力也大大增強。它一方麵聯合華夏諸國打退了狄夷的進犯,另一方麵又派兵遠涉漢水,一舉挫敗了南方楚國北進的企圖,在諸侯國中樹立了極高的威信。公元前651年,齊桓公邀集天下諸侯會聚葵丘,甚至連周天子都派使臣到會,至此確立了他的中原霸主地位。這次會盟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葵丘會盟”。

光陰變幻莫測,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來沒有萬古不變的基業。齊桓公死後,齊國爆發內亂,霸主地位亦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便是晉楚兩國曠日持久的爭霸,從晉文公、楚莊王到晉悼公,這一百多年中,誰都沒能把這霸主地位坐穩過。除了中原之上的群雄逐鹿、烽火連天之外,邊境戰事也是連綿不斷,中原各國與周邊的“戎狄”部落多有戰事。秦穆公派兵討伐西戎,晉國征服了周邊的赤狄、白狄部落,齊國滅了萊夷,楚國則吞並了漢淮流域上的幾個小國。

在當時,大大小小的國家都卷入這連綿不絕的兵戈之亂,這片曾經寧靜和安詳的土地,在這漫長的幾百年中卻是刀光劍影、殺氣衝天。整個春秋時期,戰爭的頻繁程度遠遠超過了夏、商、周時期,三百餘年之中,爆發的戰爭不下數百次,烽煙迭起、劍戈交接、戰馬呼嘯、戰鼓隆隆,到處生靈塗炭,哀鴻遍野,一片腥風血雨、風雨飄搖的慘景。

曆史總是顯出它矛盾交織的兩麵。生命的困苦與不幸往往會成就曆史上無數次經典的戰役:這裏有鄭莊公克段之戰,鄭、衛製北之戰,鄭、衛、宋東門之戰,鄭抗北戎之戰,周、鄭(xū)葛之戰,齊、魯長勺之戰,晉假途滅虢(guó)之戰,齊、楚泓水之戰,晉、楚城濮(pú)之戰,秦、晉崤(xiáo)之戰,晉、齊鞍之戰,晉、楚邲(bì)之戰,晉、楚郛(fú)陵之戰,吳、楚柏舉之戰,吳、越笠澤之戰……這之中有講求禮法的正麵會戰,還充斥著更多“不合正道”的戰法,如城池攻守戰、要塞爭奪戰、奇襲突擊戰,或誘敵深入、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等不一而足。軍事戰術千變萬化,如長勺之戰中魯國審時度勢,抓住時機後發製人;城濮之戰中,晉軍自知實力有限,卻能合理利用天時地利,最終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崤之戰中,晉軍預設埋伏,出其不意攻敵軍於手足無措之中;笠澤之役中,越軍兩翼佯攻,卻中路突破等等,都是古往今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精彩戰役。從這裏足以顯示古代人們已經掌握了如此豐富的用兵經驗和軍事智慧。

於是,繼鄭莊公揭開爭霸序幕之後,各路諸侯競相登場。在中國的東部,齊國的國君齊桓公雄心勃勃,任用足智多謀的管仲,把國家內政治理得井井有條,使得齊國不僅經濟發展,而且軍事實力也大大增強。它一方麵聯合華夏諸國打退了狄夷的進犯,另一方麵又派兵遠涉漢水,一舉挫敗了南方楚國北進的企圖,在諸侯國中樹立了極高的威信。公元前651年,齊桓公邀集天下諸侯會聚葵丘,甚至連周天子都派使臣到會,至此確立了他的中原霸主地位。這次會盟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葵丘會盟”。

光陰變幻莫測,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來沒有萬古不變的基業。齊桓公死後,齊國爆發內亂,霸主地位亦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便是晉楚兩國曠日持久的爭霸,從晉文公、楚莊王到晉悼公,這一百多年中,誰都沒能把這霸主地位坐穩過。除了中原之上的群雄逐鹿、烽火連天之外,邊境戰事也是連綿不斷,中原各國與周邊的“戎狄”部落多有戰事。秦穆公派兵討伐西戎,晉國征服了周邊的赤狄、白狄部落,齊國滅了萊夷,楚國則吞並了漢淮流域上的幾個小國。

在當時,大大小小的國家都卷入這連綿不絕的兵戈之亂,這片曾經寧靜和安詳的土地,在這漫長的幾百年中卻是刀光劍影、殺氣衝天。整個春秋時期,戰爭的頻繁程度遠遠超過了夏、商、周時期,三百餘年之中,爆發的戰爭不下數百次,烽煙迭起、劍戈交接、戰馬呼嘯、戰鼓隆隆,到處生靈塗炭,哀鴻遍野,一片腥風血雨、風雨飄搖的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