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的建國(1 / 3)

我說:不出版拉倒!(這本書現在沒有出版)他們怕紅軍,不但怕今天的紅軍,也怕曆史上元朝的紅軍,因此他們要我改掉。我不改,因為根據曆史記載,這支起義軍本來就是紅軍,不是白軍。這不說明什麼政治內容,而隻是說他們頭上包了一塊紅布而已。紅軍又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東邊活動,一部分在西邊活動。具體說,東邊是指今天的安徽、河南、河北一帶,西邊是指江漢流域(長江、漢水流域)。江漢地區的紅軍很多,包括“北鎖紅軍”和“南鎖紅軍”。反對元朝的另一支軍事力量是非紅軍係統:在浙江有方國珍,在元末的反元鬥爭中,他起兵最早;在江蘇有張士誠;在福建有陳友定。這幾支軍隊都不屬於紅軍係統。當時為什麼能爆發這樣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呢?我想在講元朝曆史的時候已提到了,這裏就不再重複。

下麵講講紅軍提出了些什麼問題。

紅軍當中的一些領導者,他們在反元鬥爭展開之後發布了一個宣言(當時叫檄文),裏麵有這麼兩句話:“貧極江南,富誇塞北。”(文件的全文已看不到了,隻留下這麼兩句)這說明什麼呢?說明紅軍反對元朝的統治,要推翻元朝的統治。這是一個有各族人民參加的階級鬥爭。當時元朝的政治中心,一個在大都(北京),一個在上都。元朝政府經常派出很多官吏和軍隊到南方去搜刮物資,把這些物資運到北方去供少數人享受。元朝的皇帝在剛上台時,為了取得軍事首領、部族酋長的支持,對他們大加賞賜,按照不同的地位給他們金、銀、綢緞一類的物資。遇到政治上有困難時,為了獲得支持以鞏固自己的統治,也采取這種辦法。每次賞賜的數目都很大,往往要用掉一年或者半年的收入,國家財政收支的一半甚至全部都給了他們。這些物資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從全國人民身上搜刮來的。幾十年光景,造成了“貧極江南,富誇塞北”的局麵。這樣的統治使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他們就起來鬥爭,改變這個局麵,所以提出了這樣鮮明的口號。

紅軍初期的主要領導人韓山童,是傳布白蓮教起家的(他家裏世世代代都是傳布白蓮教的)。由於通過宣傳白蓮教,通過宗教迷信活動可以組織一部分力量,於是他就提出“明王出世”、“彌勒佛降生”的口號。明王是明教的神,也叫“明尊”或“明使”。明王出世的意思是光明必然到來,光明一到,黑暗就給消滅了,最後人類必然走上光明極樂的世界。彌勒佛是佛教裏的著名人物。傳說在釋迦牟尼滅度(死)後,世界就變壞了,種種壞事全部出現,人的生活苦到不能再苦。幸得釋迦牟尼在滅度前留下一句話,說再過若幹年,會有彌勒佛出世。這佛爺一出世,世界立刻又變得好起來:自然界變好了;人心也變慈善了,搶著做好事,太太平平過日子。種的五穀,用不著拔草翻土,自己會長大,而且下一次種有七次的收成。這種宗教宣傳,對當時受盡苦難的農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們希望有人來解救他們。所以,在廣大農民中間,白蓮教就用“明王出世”、“彌勒佛降生”這樣的口號作為號召來組織鬥爭力量。

我說:不出版拉倒!(這本書現在沒有出版)他們怕紅軍,不但怕今天的紅軍,也怕曆史上元朝的紅軍,因此他們要我改掉。我不改,因為根據曆史記載,這支起義軍本來就是紅軍,不是白軍。這不說明什麼政治內容,而隻是說他們頭上包了一塊紅布而已。紅軍又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東邊活動,一部分在西邊活動。具體說,東邊是指今天的安徽、河南、河北一帶,西邊是指江漢流域(長江、漢水流域)。江漢地區的紅軍很多,包括“北鎖紅軍”和“南鎖紅軍”。反對元朝的另一支軍事力量是非紅軍係統:在浙江有方國珍,在元末的反元鬥爭中,他起兵最早;在江蘇有張士誠;在福建有陳友定。這幾支軍隊都不屬於紅軍係統。當時為什麼能爆發這樣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呢?我想在講元朝曆史的時候已提到了,這裏就不再重複。

下麵講講紅軍提出了些什麼問題。

紅軍當中的一些領導者,他們在反元鬥爭展開之後發布了一個宣言(當時叫檄文),裏麵有這麼兩句話:“貧極江南,富誇塞北。”(文件的全文已看不到了,隻留下這麼兩句)這說明什麼呢?說明紅軍反對元朝的統治,要推翻元朝的統治。這是一個有各族人民參加的階級鬥爭。當時元朝的政治中心,一個在大都(北京),一個在上都。元朝政府經常派出很多官吏和軍隊到南方去搜刮物資,把這些物資運到北方去供少數人享受。元朝的皇帝在剛上台時,為了取得軍事首領、部族酋長的支持,對他們大加賞賜,按照不同的地位給他們金、銀、綢緞一類的物資。遇到政治上有困難時,為了獲得支持以鞏固自己的統治,也采取這種辦法。每次賞賜的數目都很大,往往要用掉一年或者半年的收入,國家財政收支的一半甚至全部都給了他們。這些物資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從全國人民身上搜刮來的。幾十年光景,造成了“貧極江南,富誇塞北”的局麵。這樣的統治使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他們就起來鬥爭,改變這個局麵,所以提出了這樣鮮明的口號。

紅軍初期的主要領導人韓山童,是傳布白蓮教起家的(他家裏世世代代都是傳布白蓮教的)。由於通過宣傳白蓮教,通過宗教迷信活動可以組織一部分力量,於是他就提出“明王出世”、“彌勒佛降生”的口號。明王是明教的神,也叫“明尊”或“明使”。明王出世的意思是光明必然到來,光明一到,黑暗就給消滅了,最後人類必然走上光明極樂的世界。彌勒佛是佛教裏的著名人物。傳說在釋迦牟尼滅度(死)後,世界就變壞了,種種壞事全部出現,人的生活苦到不能再苦。幸得釋迦牟尼在滅度前留下一句話,說再過若幹年,會有彌勒佛出世。這佛爺一出世,世界立刻又變得好起來:自然界變好了;人心也變慈善了,搶著做好事,太太平平過日子。種的五穀,用不著拔草翻土,自己會長大,而且下一次種有七次的收成。這種宗教宣傳,對當時受盡苦難的農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們希望有人來解救他們。所以,在廣大農民中間,白蓮教就用“明王出世”、“彌勒佛降生”這樣的口號作為號召來組織鬥爭力量。

這種宗教宣傳對農民能夠發生作用,可是對知識分子就不能夠發生作用了,特別是一些念《四書五經》的儒生不相信這一套。因此,對他們必須有另外一種口號。紅軍的領袖們就利用一些知識分子對元朝統治的不滿,對宋朝懷念的心情,提出了“複宋”的口號。他們假托自己是趙家的子孫。韓山童是河北人,起兵之後被元朝政府殺害,他的兒子韓林兒跑掉了。以後劉福通就利用元朝政府治理黃河的機會組織反元鬥爭。當時黃河泛濫成災,元朝政府用很大力量調了很多民夫、軍隊來做黃河改道的工作。民夫和軍隊都集中在一起,劉福通就乘機組織民工發動反元鬥爭。軍事行動開始之後,他們就假托韓林兒是宋徽宗的第九代子孫,劉福通是南宋大將劉光世的後代。他們以恢複宋朝的口號來團結一部分知識分子。所以紅軍有兩套口號:一方麵宣傳“明王出世”、“彌勒佛降生”來團結和組織農民;另一方麵以恢複宋朝政權相號召,團結社會上有威信的知識分子。而中心則是階級鬥爭,推翻剝削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