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熱盛易耗傷陰液,故在協調陰陽的偏盛時,應注意有沒有相應的陰或陽偏衰的情況。若陰或陽偏盛時而其相應的一方並沒有造成虛損,那麼,就可以采用"損其有餘"的方法,即清瀉陽熱或溫散陰寒,若其相應的一方有所損傷,則當兼顧其不足,適當配合以扶陽或益陰之法。
陰陽偏衰,即陰或陽的虛損不足。陽虛則寒,陰虛則熱。陽不足以製陰,多為陽虛陰盛的虛寒證;陰不足以製陽,多為陰虛陽亢的虛熱證。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即在協調陰陽的偏衰時,應采用"補其不足"的方法。若陽虛而致陰寒偏盛者,宜補陽以製陰,所謂"虛火之源,以消陰翳";若陰虛致陽熱亢盛者,則當滋陰以製陽,所謂"壯水之主,以製陽光";若出現陰陽俱虛者,則可陰陽雙補,使之達到生理上的相對平衡。由於陰陽是相互依存的,在治療陰陽偏衰病證時,還應注意"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亦即在補陰時,適當加用補陽藥,補陽時,適當配用補陰藥。
陰陽是辨證的總綱,疾病的各種病理變化均可以用陰陽的變化來說明,病理上的表裏出入、上下升降、寒熱進退、邪正虛實以及氣血、營衛不和等等,都屬於陰陽失調的表現。因此,從廣泛地意義來講,解表攻裏,越上引下、升清降濁、寒溫熱清、補虛瀉實和調和營衛、調理氣血等諸治法,亦皆屬協調陰陽的範疇。是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指出了調整陰陽是重要的治則之一。
因時、因地、因人製宜
因時、因地、因人製宜,是指治療疾病,必須從實際出發,即是必須從當時的季節,環境、人的體質、性別、年齡等實際情況,製定和確定適當的治療方法。
因時製宜,指不同季節治療用藥要有所不同。《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用溫運溫,用熱運熱,用涼運涼,用寒運寒"。即謂夏暑之季用藥應避免過用於溫熱藥,嚴寒之時用藥應避免過用寒涼藥,因酷暑炎炎,腠理開泄,用溫熱藥要防開泄太過,損傷氣津;嚴寒凜冽,腠理致密,陽氣內藏,用寒涼藥要折傷陽氣,故皆曰"遠"之。
因地製宜,即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來考慮不同的治療用藥。如我國西北地高氣寒,病多寒證,寒涼劑必須慎用,而溫熱劑則為常用;東南地區天氣炎熱,雨濕綿綿,病多溫熱、濕熱,溫熱劑必須慎用,寒涼劑、化濕劑則為常用。⑥思⑥兔⑥在⑥線⑥閱⑥讀⑥
因人製宜,指治療用藥應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成人藥量宜大,兒童則宜小;形體魁梧者藥量宜大,形體弱小者宜少;素體陽虛者用藥宜偏溫,陽盛者用藥宜偏涼;婦人有經、帶、胎、產之特點,用藥與男子則更有異。
以上三者是密切相關而不可分割的。它既反映了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整體關係,又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特點。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必須將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