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停下來,重新認識你自己(1)(3 / 3)

表1-2 意見收集表

給你一個好建議:有些時候,我們不能阻止別人對自己作出不公正的評價,但我們卻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即讓自己不受到那些不公正評價的幹擾。

學會識別標簽,拒絕沒有意義的動搖。時刻牢記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因為有了目標你就不會盲目,就會知道自己應該往哪裏用力,至少不用像麵對空氣出拳那樣,把所有的力氣打出去,卻找不到對象。

遇到問題時,你可以借助下麵的“問題選擇表”來分析問題並找到解決的方法。

表1-3 問題選擇表

其實你不用自卑——正確評價自己

對話和博士

自卑讓我錯過了重點大學

一次在給教師的講座結束之後,有位老師告訴了我這樣一件事:他們學校有位女生,同學和老師們都認為她品學兼優,可是她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長相不如別人,體育不如別人,文藝也不如別人。更要命的是,她認為自己唯一的優點就是學習成績好,但她又覺得成績好也是自己“死用功”得來的,隨時都會有下降的可能。因此,她上課從不舉手發言,集體活動也從不出頭露麵,因為怕出洋相,怕被別人笑話。

有時,看到其他女同學活潑可愛、充滿朝氣的樣子,她非常羨慕,甚至嫉妒,因而更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她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常常悶悶不樂,獨自發呆。因此,同學們都覺得她冷淡孤僻,漸漸便很少和她交往。

高三時,雖然她學習成績依然很好,但她對自己卻越來越沒有信心,甚至一度產生棄考的念頭。後來,在老師、家長的勸說和幫助下,她才勉強填了一個很低的誌願,結果以很高的分數輕鬆過關。本來完全可以在重點大學深造的她,卻隻能讀一個普通的大學,留下了終生的遺憾。老師、同學提到她時無不搖頭惋惜,為她感到不值。

你用什麼方式看問題

先做個實驗,假如某天你穿得非常漂亮,走進學校後,很多同學看你,你心裏會怎麼想?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臉上沒髒東西吧?我有什麼問題嗎?因為所有人都注意你,反而讓你覺得自己好像哪兒出了問題。當父母、老師誇獎別人時,尤其是父母當著你的麵誇獎別人家的孩子時,你自己心裏是怎樣想的呢?會不會冒出這樣一個聲音:他在某些方麵還不如我呢!你有過這樣的想法嗎?

其實,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問題係統,我們總是很矛盾,既向往美好的事物,又總是尋找美好事物中的缺點。我們渴望完美,卻又不斷製造缺憾。我們總是習慣用問題的眼光來看待世界,覺得隻要把問題解決了,世界就美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當我們觀察一個事物時,如果我們內心強烈地覺得它應該是什麼樣子時,就會漏掉一些不支持我們的信息。就如同這個高三女孩,其實,在班裏不知有多少同學羨慕她,把她當做學習的榜樣,可是,她並沒有看到自己的優點,也沒有去感受別人對自己的羨慕,她隻看到了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並過分誇大了自己的這種感覺。

你用什麼樣的方式觀察,就會得到什麼樣的觀察結果。當你覺得自己全身都是問題時,你隻會關注自身的問題,而忽略了自己的優點。當然,我們也不喜歡另一種人——自戀的人。假如你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好,你就隻會找自己身上讓你滿意的地方,你會越看自己越喜歡。這是另一種極端,太自戀也不是好事。

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觀察方式,建議大家要多留心自己擁有的,盡量往好的方麵看。如此一來,你會發現很多事情並非如你原來看到的那般不幸。同你分享一個故事,看後你會明白很多。

有一位牧師的女兒,她天生就是一位腦性麻痹患者,全身不能正常活動,而且無法言語。然而,她卻靠著非凡的毅力,在美國拿到了藝術博士學位,並到處現身說法,幫助他人。有一次,她應邀到一個場合演“寫”(不能講話的她必須以筆代口)。在提問環節,一個學生當眾小聲地問:“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自己?你都沒有怨恨嗎?”

這個無心但尖刻的問題,讓在場人士無不捏了一把冷汗,擔心會深深刺傷了她的心。隻見她回過頭,用粉筆在黑板上吃力地寫下了“我怎麼看自己”這幾個大字。

忽然,教室內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她笑著再回頭看了看大家後,又轉過身去繼續寫著:

一、我很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