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雷子:灰衣人 (2)(1 / 3)

四哥搖搖頭,說:“我隻是軍人,不想太過問政治。國共分分合合那檔子事,我輩本也管不著,但黃顯聲將軍應該是投了共黨,唉!蔣委員長到底想些啥,咱真的不能理解,國難當頭,始終還要分出國共兩家來。就說楊虎城將軍吧,和黃顯聲將軍一樣,就是想好好地打日本,可就是因為和共黨走得近,現在全家被關在重慶一個秘密機構裏。這輩子看來都沒機會出來了。”

海波哥低下頭來:“唉!咱這東三省啊……如果張大帥不死,絕不會落到小日本手裏。少帥……少帥也是個窩囊廢。當時‘九·一八’之前,黃顯聲長官專程去找過少帥,說鬼子可能有動靜。可少帥每天抱著那杆大煙槍,根本就不當回事。”

我來了興趣:“海波哥,這會兒也沒啥事,要不你給咱說說你們沈陽警察當年打鬼子的事聽聽唄。”

海波哥歎了口氣,慢慢地說起他當年在沈陽的故事來。

1930年,東北講武堂炮科出身、已經擔任旅長的黃顯聲,卻被任命為遼寧省警務處處長,變成了警察。當時東北軍上下已充分感到東三省和日方衝突的危險,但是又缺乏和日軍正麵對抗的勇氣。一旦發生危機,希望避免正規軍之間的衝突。這時,作為非正規軍的警察力量就可能成為兩軍之間的緩衝。委任黃顯聲擔任這個職務,是因為張學良希望他的精明幹練可以在中日發生衝突時最大限度地控製一線局麵。其實張大帥沒有被小鬼子炸死時對張學良講過對付日本的辦法:召集各縣的警察局長開個會,動員人力,一夜之間就把南滿鐵路的鐵軌都埋到了地底下。然後二十萬東北軍主動攻打駐在大連的一萬五千日本兵。“咱幹嗎要怕小日本呢?”張大帥這樣說過。

九·一八事變,東北的軍人都說整個東三省就隻有兩個明白人,就是遼寧省長臧式毅和遼寧省警務處長黃顯聲。九·一八事變前,臧省長曾多次苦苦警告張學良日軍即將動手,並派黃顯聲專門跑到北平去見少帥報告危險,張少帥那時吸毒又加上染了傷寒,在北平協和醫院住院,思維和精力都不充足。回複依然是要求鎮定!萬一打起來不抵抗,等待《九國公約》簽字國的調停等等。

臧省長自知無力回天,在九·一八事件發生時悲憤地讓東北軍參謀長榮臻“趕快出去調兵遣將收複沈陽吧”,自己則以地方官必須死守地方為理由不肯離去,後絕食未死,被日軍拉入偽政府,未保晚節。

黃顯聲卻始終有著自己的主張,九·一八事變前的八月底,他已經通過當時的警務督察長熊飛弄到日軍情報,知道事變即將發生,黃顯聲不肯坐以待斃,回沈陽後當即下令將下屬五十八個縣的警察隊擴充成十二個總隊,並發放槍支彈藥。這批槍支成了之後東北各路義勇軍中的主要武器來源之一。

後來的東北抗日義勇軍中,原東北的警察人員占了相當高的比例,而且多位著名的義勇軍指揮官都是原東北警察出身。而黃顯聲對沈陽的警察也進行了充分的部署,將兩千名警察組織起來,編成一個總隊並發槍,自己從九月初即晝夜不離辦公室,隨時準備應變。所以九·一八事變剛剛發生,他率領的警察總隊已經離開機關,投入抗擊之中。

海波哥當時是沈陽市區的一個警察小隊長,也是因為黃顯聲提前一個多月的正確估計。所以九·一八事變發生的第一時間,小鬼子川田中隊襲擊北營的同時,海波哥就帶著下麵的幾十個弟兄衝到了沈陽城門口,整裝待發地恭候著小鬼子對沈陽的襲擊。

前線的戰事不時地反饋過來,北大營一萬多人的東北軍,卻被隻有五百人的鬼子打得撤退了。警察部隊的東北漢子們著急地罵起娘來,海波哥的一個部下罵道:“難道又是少帥的命令,不準大夥抵抗?難道少帥真要把咱東三省送給小日本?”

與此同時,南營傳來噩耗,鬼子的第二師步兵第二旅第二十九團也順利地擊退了南營守軍。麵對黑壓壓地擁向沈陽城門的日軍,沈陽警察們咬著牙,對小鬼子扣動了扳機。無奈的是畢竟不是正規軍隊,很快城門就被日軍攻破。沈陽警察在黃顯聲的帶領下,和小鬼子進行了激烈的巷戰。海波哥和他那群老兄弟當時隻有一個想法:沈陽丟了,從此都要做亡國奴了。寧願死,也不能把老祖宗的黑土地讓給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