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仇雲阿姨並不是在逼迫父親,她是從最初的敬佩、感激、感恩的情感,一步一步發展到愛的情感的。而且,她是用了兩年的時間,與歌海流培養起彼此接受的融洽關係之後,才提出要以身相配的。隻是父親站在另一個角度認為,她應當另選一個更好的歸宿。
父親雖一直在勸說,但在9月中旬還是陪著仇雲阿姨到省城拍了婚紗照,並按照仇雲阿姨的意願訂做了一套最新款式的潔白婚紗,並購置了許多結婚用的必備物品。這時期隻能拍黑白照片,因為是結婚照,父親還讓美工師給所有拍攝的照片都著了色,雖然這與十多年後出現的彩色照片有相當大的差距,但在當時那是最時尚、最前衛的了。
國慶節這天,仇雲阿姨身著一生中最漂亮的婚紗,腳穿當時最奢華的尖頭紅皮鞋,妝扮得宛如公主一樣,幸福地與她的達仁哥在思源中學舉行了婚禮。伴郎伴娘是仇雲阿姨的兩位大學同學,童男童女則是清水河小學的兩位學生。這場婚禮,雖然沒有迎賓車隊,也沒有軍樂隊演奏婚禮進行曲,但燃放了足有一刻鍾的鞭炮,讓這場婚禮辦的真正意義上是喜慶非常。
當然,這時期的結婚是相當簡樸的,所有的花費也就300來元人民幣的樣子。婚宴就在學校的食堂訂了十來桌,宴請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至於接收的禮金嘛,有封一元封兩元的,最好的關係有封五元的,這已經是很重的禮了。
婚房雖談不上漂亮,但還算寬敞,三居室的新家,家具擺設雖不算太多,但也具備了家的所有功能。這個新家倒是名副其實的新,因為房子才竣工,而且婚房的床與床上用品及家具、擺設等全是新的,為了讓仇雲阿姨與歌海流每天方便上學,父親還特地購置了一輛新的“鳳凰”牌女式自行車。其它的嘛,石亭村老宅的書房、廚房及歌海流的臥室內的家具、物品等,搬進了新家的相應的房屋之中,但經過歸類、整理及打掃清潔後,給人感覺也全然是新的。
歌海流聽仇雲阿姨說“人最依戀的是家”時,當時隻覺得說好,真正領會這句的內涵,是在這個新家建立起來之後。
每天下午一放學,仇雲阿姨都騎著自行車迫不急待地馱著歌海流一起回家,雖然一路上有說有笑,但都比不上回到家裏的快樂。歌海流與仇雲阿姨每天回到家裏,父親都已把飯菜做好,連洗手洗臉的熱水也準備好了,而且隻要一進屋,父親都會慈祥地先擁抱一下仇雲阿姨,又擁抱一下歌海流,以示對家人平安歸來的歡迎和問候。
每天吃過完晚飯,如果天氣好,父親和仇雲阿姨總是牽著歌海流在校園裏有說有笑地散步,盡情地呼吸新鮮空氣,一遍又一遍地欣賞由他主要設計並組織施工所建成的“傑作”。如果天氣不好,一家人便圍坐在客廳的茶幾前,喝著大家都喜歡的雲霧毛尖,天南地北地聊上四五十分鍾,才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