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頭上一個顯示器會自動調整到適當位置,然後播放喜力的精彩電視廣告集錦。

喜力當然沒說的,若是再兌上一種法國產的啤酒伴侶,合成“Piconbière”,那才更叫好呢。

觀察者 快與慢(1)

2005年初的一天,我突然接到法國阿爾薩斯旅遊局相關人士的電話,要求晤談。這事兒挺蹊蹺,在法國的華人旅行社和法國旅遊部門基本處在平行狀態中,不相關連。法國人再看重中國旅遊市場也白搭,最起碼的,他們找不到一個法國旅遊從業人員,能把漢語說得毫無障礙。更重要的是,他們不了解中國人。一經接觸我知道了,他們的上級主管部門和法國航空公司聯合邀請一些國內旅遊界的重要人士考察阿爾薩斯的旅遊資源。他們極為重視這個隻有16人的小團隊,希望接待得盡善盡美。

旅遊局一位精幹的中年女士對我說,這是第二次。她說上一個團也是十幾個人,他們認為計劃得天衣無縫,可日程進行到第三天,團裏的一半人生出病來,感冒、發燒加拉肚子,團員們的情緒也很低落。這使他們感到莫名其妙。這一次,為了不重蹈覆轍,他們希望我參與接待。

我接過他們的接待計劃和日程(厚厚幾大本),簡單掃上兩眼就發現了問題。我對她說:法餐安排得次數太多,某些博物館停留時間過長,還有其他問題。那個女士據理力爭,說,你得承認法餐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菜係。為了給我麵子,她說隻有中餐才能和法餐媲美。我說沒錯,但問題就跟博物館停留的時間一樣,對中國人來說,它們進行得太慢了。

她自然不能接受我的建議,認為地方餐飲屬於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正他們埋單,我們隻好走著瞧了。

第一天中午,剛下飛機的那頓午餐事兒就來了。因為是接風宴席,餐飲標準是最高級別的,五道菜,四種酒。第二道,也就是主菜上完之後,好多人已經吃不下了,有些人甚至主菜也剩了不少。因為是提前預訂好的,後麵三道繼續上來,大部分人隻能拍著肚子,“望菜興歎”。當時的情形有些尷尬,端上來的菜和甜點等原封沒動地放在好多人麵前,法餐的餐具器皿又多又複雜,這使桌麵上看起來頗不雅觀,跟無聲地抗議飯菜太拙劣似的。其實道理很簡單,中國人吃飯快,有些人甚至端起盤子往嘴裏劃拉。這跟慢條斯理、一頓飯平均吃上兩個小時以上、跟話癆一樣不斷交談的法餐模式相比,就像百米衝刺和馬拉鬆,雖然都是吃,性質卻不同。喝酒也是同樣,中國人喝得快,要“爽”的感覺,味道反在其次。而在法國誰要是不斷幹杯會被認為是另類,至少也不夠禮貌。

接下來的考察項目也出了問題。在上萊茵省的重要工業城市米路茲,我們參觀了一個火車博物館。這個博物館號稱是世界頂級的,在像重工業廠房一樣巨大的館區裏,陳列了各個時代、各種牌子及各種型號的火車頭和車廂。那裏的設施相當先進,比如內有模擬真人的客車車廂,有相關的伴音,有感應燈,有自動播放介紹片的大型屏幕等等。有幾個米其林車頭還被做出剖麵來,這能讓人更具體地認知蒸汽機的工作原理。總之,在那裏,可以直觀地了解到火車發展的整個曆史。而鐵路運輸本身又是西方工業化進程中的命脈,受重視的程度可想而知。館裏派出了一個副總接待我們。估計他準備了一車皮的話,從他對我們的重視程度和不自覺流露出的自豪感可以揣摩到這一點。可惜的是沒多少人認真聽他說話(當然是通過翻譯),每當知道麵前的車頭的名字和型號之後,大家立刻散開拍照,往下亦然。20分鍾之後,基本上所有團員都彙集到了大門口外,男的抽煙,女的聊著服飾和香水等閑話。那個副總非常詫異,不斷追問我,大家是否對我們這個地方不滿意。我說非常滿意。他說很多人來這裏兩個小時都嫌不夠,你們為什麼……我說實在對不起,你不了解我們,我們需要的是快。他聽罷大搖其頭,對此我隻能歉意地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