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封門泥(1 / 2)

我這問題是一個接一個地往外冒,挨個兒問了秦一恒一遍。他也是搖頭,點了根煙,說:“現在隻能把土挖出來看看。”說完,就要我幫著動手。

兩人稍微休息了一下就開工。老頭兒家裏並無趁手的工具,我左翻右翻勉強找到一個平底鍋,湊合著用吧。忙活了半天,終於把土挖出去不少。可是挖著挖著,我就覺得有些不對勁。

因為土越往下挖越潮濕,而且顏色也越來越深。我總有種感覺,我倆這麼挖下去,一會兒能挖出石油。

秦一恒見狀也覺得納悶,摸了摸土,就叫我讓開。我也樂得清閑,幹脆在旁邊抽煙。

他蹲下挖了一會兒,站起身也點了根煙,半晌沒說話。

等到他把煙抽完了,才突然告訴我,這事越來越有意思了,櫃子底下是一層封門泥,所以櫃子外頭才會貼了門神,想必這中間是有什麼聯係的。這土,雖然叫作封門泥,但並不見得非要跟門有關係,因為這封門,取得是“封門絕戶”的意思。所謂封門絕戶,也不是講這家人都被殺光或是斷了香火,而是這個姓氏的家族,因為某些原因,集體改名換姓,隱於人海。

現在因為社會構成以及多方原因,很少會有舊時那種人丁滿堂的大家族了。即便有,也不見得要一起生活。倒是在很多偏遠鄉村裏,有一個村子隻屬一戶的情況,城鎮裏基本已經難尋了。新聞裏曾講過有一個相關名字的村子,被驢友發現出了靈異事件之後,鬧得沸沸揚揚的,後來村子裏就尋不到一個人了,很有可能就是全村人因為什麼原因封了門,四散到了各地。不過,究其原因,不是當事人恐怕永遠猜不出來。

封門聽起來簡單,做起來也並不是去警察戶籍室做個登記,改下戶口簿就完了。中國人自古就有很深的家族觀念,很多家族是把祖上當作神明來供奉的,所以,改姓如此大不敬的事,也有一套具體流程。

首先,這泥並不是簡單的泥,而是要用黃土加上少許井水調製,還要摻進大量燈油,取得大概就是土生土長、吃水勿忘井的意思;然後族人還要象征性地在手上劃一下,滴幾滴血進去;最後焚燒家譜,把灰燼和於泥中,全族人大哭一場,將泥封在特定的位置後,就呼啦啦地散落在天涯了。

其次,不同的家族習俗各有不同,所以,埋封泥的地方也不盡一致。他倒是聽過有埋在大門門檻底下的,而且埋完後還要把舊門檻燒掉,換一個新的;還聽過要埋在上馬石底下的,總之,肯定都是埋在土裏麵。這點倒是跟衣櫃裏的狀況很符合。

聽完秦一恒解釋,我腦袋已經木了,連發問都省了,這實在太讓人琢磨不透了。我跟他商量了一下,他也表示謎團重重,隻能把這封門泥都挖出來,看看裏麵是不是有什麼東西。

挖泥的流程照舊,不過,這次我沒上手,秦一恒也是怕我著了什麼道,他一個人用平底鍋往外鏟泥,我就在旁邊用一個塑料袋接著。泥黏黏的,要比土難挖不少,而且這泥的分量還不小,挖了幾下,秦一恒“咦”了一聲,然後就停下了。

我以為他挖到了什麼,看了兩眼也沒見有東西,倒是這泥看著讓我很意外,因為從挖開的細節看,好像裏麵是中空的,反正並不是很實,形容起來有點像是鍾乳洞的那種感覺。

我問秦一恒,是不是有什麼發現。

他就伸出手從土裏捏了一個什麼東西,我也沒看清,等到他交到我手裏我才發現,竟然是一隻黑螞蟻,就是平日裏能見到的那種,很普通。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捏傷了,爬得很慢。

我見是隻螞蟻,心說這衣櫃被螞蟻給啃了?可是這東西顯然不是白蟻那麼能啃木頭啊。

我低頭一看,就發現被挖開的泥裏麵,還有不少隻同樣的螞蟻正在四處亂爬,剛才沒細看,加上螞蟻本身顏色就跟泥近似,也就沒注意。

我問秦一恒,這螞蟻就是藏在櫃子裏的?

他點點頭,歎了口氣道:“剛才也是操之過急了,沒有太謹慎,現在可能是把這東西挖壞了。”

說著,他給我解釋,這泥,之前肯定是有說法的,表麵上看著是平平整整,可是平整底下,肯定有人專門動過手腳。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是根據什麼布局或是地形,甚至幹脆就是以地圖的形狀來設置的。這種螞蟻肯定也不是普通的螞蟻,即便看著貌不驚人,肯定之前喂的東西也不會普通。他大膽猜測了一下,說很有可能這種螞蟻之前是專門吃屍體的。這屍體不見得是人的,應該是些小動物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