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偵探》作者:雷蒙德·錢得勒

作者簡介

雷蒙德·錢得勒(Raymond chandler)

愛爾蘭籍美國人,1888年出生於芝加哥,硬漢派代表人物。1939年,他寫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大睡》,首次刻畫了私人偵探馬洛的形象,他因此而一舉成名。繼本書之後寫的《別了,親愛的》(1940年)、《永別》(1953年)等馬洛係列作品,也都是傑出的作品,受到很高的評價。

作家的立場在隨筆《簡單的殺人藝術》一文中作了直截了當的闡述,但是對於脫離現實的古典解謎式的推理小說,作者更主張重視現實。他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上流社會的腐敗。他刻畫的馬洛生在一個肮髒的世界裏,但人窮誌高,在他身上流露出的樂觀的傷感,更有難以描述的魅力。

四點鍾剛過,我離開大陪審團,順著後樓梯偷偷沙鍋內到芬韋澤的辦公室。地方檢察官芬韋澤是一位麵容嚴肅、五官清秀的人,留著女人喜愛的灰白色鬢角。他玩著桌上的一支鋼筆說:“我想他們是相信你的。他們可能今天下午就要為山儂被殺一案對曼尼.坦南起訴。要是這樣,你可該留點神了。”

我撚動手裏的紙煙,最後把它叼在嘴裏。“不要給我加人,芬韋澤先生,城裏的大小胡同我都了如指掌,你的人不要離我太近,那對我沒什麼好處。”

他朝一扇窗子望去。“你對弗蘭克·多爾了解得多嗎?”他問,眼睛卻不看著我。

“他是個大政客,是個掮客,誰要想辦賭場,開妓院——哪怕是想到城裏賣點正經貨,都得走他的路子。”

“對,”芬韋澤響亮地說,轉過頭來對著我。然後他壓低了聲音。“在坦南身上發現罪證會使許多人大吃一驚。山儂曾經是弗蘭克·多爾可以從那裏搞到生意的那個委員會的頭子,如果多爾出於利害關係想擺脫山儂,這就足以讓他冒險一試了。而且我還聽說他和曼尼·坦南有關係。我要是你,我就會盯著他點。”

我笑了笑,“我就一個人,”我說。“弗蘭克·多爾控製著許多地盤,但我會盡力而為。”

芬韋澤站起身,把手從書桌上向我伸過來。他說:“我要出城呆兩天,如果這次起訴成功,我今晚就走。小心一些——要是出了什麼差錯,去找伯尼·歐斯先生,我的偵察長。”

我說:“好的。”

我們握握手,我出來,從一個麵帶倦容的少女身邊走過,她向我困倦地微微一笑,一邊看著我,一邊把一縷鬆垂的卷發挽到頸後。四點半剛過我回到辦公室。我在小接待室的門外停了一會,查看了一下門。然後我打開門,走了進去,當然,屋子裏一個人也沒有。

屋裏東西不多,隻有一個陳舊的紅色長沙發椅,兩把不成對的椅子,一小塊地毯,還有一張圖書館的桌子,上麵放著幾本過期雜誌。這間接待室總開著,來訪者可以隨時進來,坐下和等著——如果我有什麼來訪者,而且他們願意等的話。

我穿過接待室,打開門鎖走進自己辦公的房間,門上寫著:菲利普·馬洛……調查局。

路·哈格坐在書桌不靠窗那頭的椅上。他戴著發亮的黃皮手套,緊緊抓著手杖的彎柄,一頂綠色卷邊帽歪扣在後腦勺上。非常光滑的黑發從帽子底下露出來,一直垂到後頸。

“喂,我一直等你呢。”他說,沒精打采地笑了笑。

“嗨,路。你怎麼進來的?”

“這門大概沒鎖。也或許是我有一把合適的鑰匙,你不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