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於一個變革的時代,一個創新與超越的時代。全球化、民主化和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社會,同時也改變著我們對幼兒性格培養的理念和方式。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一個成功的領導者需要用自己的品格去感染他人,沒有偉大的品格,就缺乏了吸引追隨者的最基本條件,任何領導者或潛在領導者的性格均充滿力量。優秀的性格特征包括自控、自信、合作、勇敢、寬容、誠實和責任感等。新時代要求每一位領導者都應塑造獨立、進取、開拓、堅韌、開放的性格,這樣才能提高領導工作水平。因此,每一位領導者都必須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領導能力,加強自身的性格修養,吸取領導人物正反兩個方麵的經驗教訓,以培養良好的領導性格。

個體的性格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性格的初步形成始於幼兒時期,這時候幼兒的性格尚未定型,富於可塑性,周圍環境對它的影響至關重要。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理論和實踐都表明,在人際關係複雜、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孩子是否有成熟、穩定的情緒,能否坦然、從容地麵對挫折和失敗,是否有足夠的魄力和勇氣去迎接挑戰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如果一個孩子的性格開朗直爽,那麼他就很容易被人接受,交往活動範圍也會日趨廣泛,就具備了走向成功人生道路的可能性。如果性格孤僻,則他的交往活動就隻會局限在狹窄的範圍內,做任何事情都不願同人們直接交流,其結果往往是半途而廢,不易走出多彩的人生之路。從某種程度來說,性格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總之,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性格是否受歡迎,這些都是決定他事業成敗與生活是否美滿的關鍵因素。“我們的教育要教會孩子什麼?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更重要,要引導孩子先學會做人,然後是做學問。”馮先生一語道出了教育的實質是人格的教育。

誠然,我們希望從小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希望幼兒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健全自身的性格,特別是能夠具備一些領導性格。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幼兒群體中的“孩子王”與成人群體中的領導,其基本意義不同,前者的威信不是由權力因素決定的,而主要是由非權力因素決定的。這些孩子領袖比較自信,其應變、交往、語言表達等能力也比同齡孩子更強,因而常常使同伴對其產生親切感、信賴感和佩服感。領導才能是各種能力的綜合,因此擔任“孩子王”的幼兒,有機會鍛煉自己的綜合分析、創造、決策、應變、協調、語言表達、自學等能力。這也是近年來幼兒領導性格培養逐漸受到重視的一個原因。

本書主要分為理論論述和實踐指導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論論述部分,主要闡述了性格、領導性格、幼兒領導性格的基本涵義,以及相關理論;同時,第一部分還對幼兒領導性格培養的意義、途徑、影響因素等進行了詳細論述;第二部分主要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從幼兒自我控製、自信心、合作、勇敢、寬容、責任心、誠實七個方麵展開論述,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案例分析和活動設計,以供家長和幼兒教師參考借鑒。參加編寫的有:任誌勇(第一章),馮潤民(第二章),陸克祥(第三章),賈誌宏(第四章),楊建福(第五章),李瑞芳(第六、七章),辛誌成(第八、九章),王紅紅(第十、十一章),李豔菊(第十二章)。全書由任誌勇、陸克祥統稿,李瑞芳校編。

由於時間倉促,以及編者能力有限,其成果仍顯稚嫩,書中如有疏漏、錯誤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9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