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係當下,由此安詳。
——釋迦牟尼
年輕時人們總是會說:“等到……的時候那該多幸福啊!”而到了老年,人們卻又說:“過去……的時候,真是幸福啊!”說來說去,好像過去和未來都很幸福,隻有當下的生活令人不滿。
我們總是認為得不到的和已經失去了的才是最好的,對於當下所擁有的東西,常常視而不見,所以我們離幸福越來越遠。要知道,凡事順遂並非就等於幸福,也許追求幸福的途中,就是最幸福的時刻了。
幸福是所有人的生活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了追求幸福。不過我們總是走進一個誤區,認為幸福在很遙遠的地方,必須跋山涉水、曆經艱險才能到達。我們給幸福加上了自己的定義,把所謂的幸福變成了一個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我們總在尋找未來的幸福,而忘了體味當下,所以,我們也許始終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人生如夢,歲月如歌。
得也好,失也好;
窮也好,富也罷,
名利不過是過眼煙雲……
平平淡淡才是真,
安安樂樂才是福。
幸福不在終點,在路上。但是,有些人卻一生都參不透其中的真意。他們總是在感慨:逝去的時光是那麼美好,未來的成功又值得憧憬。似乎所有的不幸都集中在了當下。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當下正是過去的未來、未來的過去。在很多年前我們所期盼得到的東西當下已經擁有了,很多年後我們回憶的美好過去也正是當下,當下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幸福呢?
輕視當下,不懂珍惜現在,才是不幸福的根源。
有一個人,23歲的時候被人陷害,鋃鐺入獄,在監獄裏整整被關了九年。後來冤案告破,他重新獲得了自由。
雖然過去的苦痛經曆結束了,自由重新降臨到他的生活中,但是他的陰霾生活顯然還沒有結束,因為他開始了無休止的抱怨和控訴:“我真不幸,在最年輕有為的時候遭受冤屈,在監獄裏度過本應最美好的時光。如果沒有人陷害我,我怎麼會是今天這副樣子?我一定有更好的生活,一定有了自己的家庭,可是現在,我什麼都沒有!這該死的世界,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抱怨像一條毒蛇,將他的一生用陰冷冰涼纏繞。
73歲那年,由於貧困交加,這個人終於臥床不起。彌留之際,牧師來到他的床邊對他說:“可憐的孩子,去天堂之前,懺悔你在人世間的一切罪惡吧!”
到了這個時候,病床上的他依然對往事耿耿於懷:“我根本不要懺悔,我最想詛咒,詛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運的人。”
牧師問:“你被陷害之後在牢房裏待了幾年?”
“九年啊,九年!我的大好時光就這麼白白浪費在牢籠裏了!”這人呼喊著。
牧師歎了一口氣,說:“別人把你關了九年,可是你卻把自己關了四十年啊!”
對於這個因為被陷害而痛苦一生的人,隻有那九年牢獄生活的不幸是別人造成的,他後半生的不幸完全是自己釀成的。他總是在回憶過去的不幸,總是在抱怨從前,卻忘了當下的自己已經獲得了自由,已經具備了幸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