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記住滴水之恩,勿忘湧泉相報(1 / 1)

我們愈有童心、愛心及感恩之心,則我們扭轉命運的能力也愈強。

——慧律法師

能力再強的人,生命中也總會遇到幾道難過的坎兒,總需要別人助你一臂之力。對於那些生命中曾經給你雪中送炭的人,千萬不要忘了感恩。

中國有句古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就是說對於別人的施舍,你接受了,就要感恩於人家,感謝別人對你的幫助。隻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和人相處也是如此,有時候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人,反倒能成為你終生的朋友。不要總是局限於自己所認為的“有緣”,應該擴大心胸,多結交朋友。

感恩,既是對愛的感激,也是對愛的肯定,更是對愛的激勵。一個懂得付出的人,也許並不圖求什麼具體的回報,需要的隻是對方一個感激的眼神或一句謝謝。如果每個人都能懂得感恩,那麼愛就一定能在世上不停頓地傳遞下去。

洪戰輝,年幼時就已經失去了笑容,全家生存的重擔更是壓在他的肩上。他到處求學,曆經辛苦,最終在很多人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的學業。

他曾帶著妹妹去大學求學,看到那麼多有愛心的人為他伸出援助之手,就想到了世上還有很多像他一樣甚至比他更貧困的人需要幫助,便自籌資金,建立了一個慈善基金會,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

後來,洪戰輝被評為“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在頒獎典禮上,他真誠地說:“我隻不過是記著別人對我的幫助,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更多比我更困苦的人。”他的話頓時得到了陣陣掌聲。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別人愛我,我愛別人,這是小愛;我愛別人,別人愛我,才是大愛。”所以,不忘別人對你的施舍與幫助,以感恩的心去麵對,熱心回饋別人對你的幫助。

一位即將告別人世的老人,將自己的兒女喚至眼前,對他們訴說了自己何時得到何人的幫助,教導子孫們要報答人家;一位女士把自己的稿費捐給了西北一位從未謀麵的小女孩,但這位女孩卻將她的恩德深記在心,即使在貧困的條件下,仍然堅持給她寫信,小姑娘的善良、知恩讓人欣慰。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是我們做人的準則,遵循這個準則,我們就會擁有好的人緣,人生就會變得更加精彩。

星雲大師曾說:“早晨的鬧鍾響起,雖然驚醒了我的睡眠,但是我仍然感恩時鍾提高了我的警覺,讓我知道不可以賴床偷懶,應該早起工作。及至起床後,盥洗完畢,拉開窗簾,迎著耀眼的陽光,開始清掃房室。父母兄弟要我下廚供給早餐,親朋好友來訪要我接待招呼,我感恩自己擁有一個有用的人生。”

學會感恩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感恩體現一個人胸襟的博大。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會擁有成功,擁有幸福。中國曆史上“漂母飯信”的故事,能很好地說明這個道理。

韓信小時候家中貧困,父母早亡。他雖然刻苦用功讀書、習武,然而,卻不懂掙錢的本事。無可奈何,他隻得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到別人冷眼。

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釣魚,用魚換飯吃,時常饑一頓飽一頓,淮水邊有個老婦人為人家漂洗衣服,人稱“漂母”。她見韓信著實可憐,就將自己帶的飯分一半給他吃。每天都是如此,韓信發誓要報漂母一飯之恩。

後來,韓信幫助劉邦打江山,被封為“淮陰侯”。他對漂母分食之恩始終沒有忘卻,便派人到處尋找,並以千金相贈。這就是“一飯千金”的來曆。

當你窮困潦倒時,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當你失敗時,有人為你鋪墊了一塊塊基石,讓你走向成功的階梯;當你愁苦的時候,有人為你帶來開心果……這無一不是別人對你的施舍。接受了別人的施舍,你該如何做呢?當然是一要感恩,二要加倍報答,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