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後記(1 / 1)

我在縣裏工作過很長時間,雖沒做過信訪局長,但我跟縣裏信訪部門的幹部有過太多太多的交道,而且一交道就是二十多年。他們的酸甜苦辣,他們的喜怒哀樂,恩愛情怨,點點滴滴都在我的腦海裏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記。

《信訪局長》這部長篇小說,在我的心裏一直醞釀了多年,最初的動議是想客觀地反映一下信訪部門幹部們的實際狀況,讓讀者、讓社會、讓各級領導都知道知道,他們是怎麼工作、怎麼生活的,從而能夠給他們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但當我動起筆,當我的思考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入到信訪工作的內在本質時,我的思路驟然發生了改變,由原來孤立地、單純地、甚至有點兒女情長式的格調來寫主人公個人的情感生活,上升到了把這種個人的情感生活,放到全縣工作的大盤子裏來思考,通過發生在主人公及其同伴們身上的一件件複雜而細微,緊張而枯燥,忍辱負重而又充滿風險的感人故事,來展現信訪工作幹部堅韌真摯的情懷和不懈追求的精神,來反映信訪工作同全縣整個工作大局之間息息相關的命運統一體,來體現信訪工作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無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信訪工作除了苦澀和緊張,同時也伴有無奈和無助。比如主人公路雨虹,在處理瑞達公司一案、八道溝河汙染一案、太子店鎮越級訪一案時,都是因為權力和職責的碰撞而讓她左右為難,最後不得不求助於縣委書記劉江幫她出麵協調。另外還有老訪戶左二壯鬧訪一案,分明是無理纏訪,卻又對其無可奈何,看了讓人欲哭無淚,欲笑不能。說句心裏話,我寫的這些故事,並不是空穴來風,現實工作中確實存在這些現象。按我的本意,是想通過這些人物與故事,為從事信訪工作的幹部,為鄉鎮幹部說句公道話,同時也給有關領導和部門提個醒,但不知能否達到這個效果。

在《信訪局長》這部長篇小說中,處理瑞達公司國有資產流失大案是貫穿全書的主線,同時穿插了幾個頗具典型意義而又十分有趣的小案,使得整個故事既顯得厚實充盈,又不失前後貫通渾然一體。主人公路雨虹的形象——堅定、果敢、睿智、淳樸、善良、柔情——在大大小小的故事裏,得到了充分地展現。她的形象,是我所見到的所有信訪工作幹部形象的集中體現。

《信訪局長》裏的人物和故事,完全是我虛構出來的,它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現實與感悟的凝練,是浪漫與理想的結合,希望讀者不要對號入座。假如你能從中討得一點趣味,或者產生一點共鳴,那我就十分滿足了。

有關信訪工作方麵的小說,中短篇的有,長篇在市麵上並不多見。我想恐怕不是寫作方麵的原因,更多的應當是許多作者對這個領域接觸少,不熟悉,不好寫。可以不謙虛地說,我的肚子裏裝滿了這方麵的素材,別說寫一部,再寫兩部也用不完的,而且一部會比一部更精彩。這第一部權當是投石問路,如果讀者喜歡,我會將第二部、第三部接連奉獻給讀者,並懇請讀者不吝賜教。

兩年的寫作曆程,得到了不少朋友的關心和支持,在此我一並表示感謝,同時也感謝廣大讀者多年來對我的厚愛。

謝謝!

楊誌科

2011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