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說藝術的頂峰。作者曹雪芹積十年心血精心撰著,前後增刪五次,並沒有完成全書,現僅存八十回,後四十回由後人續作。續書完成了寶黛悲劇,可是讓寶玉中舉、賈府複興,則是違背了曹雪芹的藝術構思。

寶黛愛情是《紅樓夢》裏的中心故事,也是貫穿全書的主要線索。但在封建貴族家庭中,他們的愛情隻能以悲劇告終。賈府衰亡是《紅樓夢》的另一條重要線索。全書以賈府為中心,描寫上自朝廷、官場,下到市井、鄉裏的人情世故和風尚習俗,可謂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紅樓夢》寫的是日常生活,又將日常細節與重要事件相結合,情節波瀾起伏。在賈府內,矛盾重重:不僅有家族統治者與叛逆者、奴仆之間的矛盾,而且統治者內部,如嫡庶之間、不同派係之間矛盾也很複雜,寶玉挨打與抄檢大觀園就是全書的兩個情節高潮,也是三對矛盾的集中爆發。作者善於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塑造出一大批諸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賈母、賈政、尤三姐、劉姥姥、晴雯、鴛鴦、襲人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語言準確洗練,優美典雅,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語言藝術的高峰。魯迅先生曾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紅樓夢》問世兩百多年來,不僅家喻戶曉,而且對小說和作者的研究已成為一門學問——紅學。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這三個主角剛出場時才十來歲,全書用相當多的篇幅描寫這些少年的生活、感情、遊戲、讀書和社交等等,展示封建社會的興衰,因此從某種意義影響孩子一生的中國十大名著上,《紅樓夢》可以說是一部少兒文學作品。如今的少年兒童朋友從這個角度讀《紅樓夢》,應該是頗有收獲的。這本小書,將百萬餘字章法別具的巨著濃縮為五萬餘字,摘其精要,又盡可能保留原著風格,實非易事。因篇幅限製,難免割愛,希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