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 行刑台眾僧救難養性齋師徒異心 (2)(3 / 3)

襯紅聞言,心中道:“哥哥,我知道你不想走,所以才生孫長老的氣。”盯著三藏,心旌搖曳。然一廂有侍立的大監,又守著八戒、沙僧的麵,實難表露。隻好按捺住內心如潮春情,款款笑道:“依我之見,此事唐聖僧多慮了。孫長老久離家園,想回去看看也是人之常情。不如允之。”唐僧嘟噥道:“這猴子當著我麵還難管束,離了我眼,豈不成了沒籠的野馬!焉知他一去還回不回來?他不回來,我病愈了,如何取經?”說罷,連自己也覺得那“取經”二字說得有氣無力。襯紅在唐僧床頭坐下,微俯下身,嬌嗔道:“又是取經!休道哥哥尚未痊愈,就是完全康複了,我也不放你走!”

唐僧看襯紅酥胸起伏、秀目含情,內心一陣癡迷。暗忖:“貧僧與她,莫非真的是前世宿緣,為何一見麵便不能自持?”忽聽沙僧道:“師父,大師兄怎還不回來,我再去找找他吧?”唐僧眼瞅著襯紅,口上道:“好!好!”

沙僧臨行前,咳嗽一聲,朝八戒努努嘴兒。八戒不聞不見,依舊呆鵝似地立在榻前,隻顧兩眼歡歡地上下瞅女王。三藏微微皺眉,道:“悟能,眼下也無什麼事兒,你不如也去尋尋你大師兄!”八戒口裏應著,猶不動彈,委實看呆了!襯紅抿嘴一笑,微展綠袖,拂退一廂侍立的太監、宮女,八戒方“呃”一聲,明白過來。拍拍頭道:“真是豬腦子!”提了耙往外走,回頭一顧,見兩個已親親熱熱他說起話來,師父樂得小眼眯眯著。心說:“誰想今日師父也成小木瓜了!”捂嘴跑出大門,憋不住嗬嗬笑出聲來。

卻說行者一覺醒來,日頭已西斜,將近晡時。雖未食午齋,倒不甚餓,隻覺口幹舌躁。起身行了一程,見道北約二三裏外有個綠樹映掩的村莊。才要去那兒討些水飲,卻又瞅見前頭路邊酒招舞動,原是一家夫妻酒肆。行者走過去,見房屋甚小,門框上貼著對聯,曰:“寵辱不驚為黎民,去留無意傲王侯。”門額橫聯是:“有酒莫愁。”門外扯著布篷,下擺一溜待客的方桌。生意卻清淡,隻一個遊方道士在那兒吃酒,桌上是幾盤素淨蔬菜。那道長,披藍法衣,戴五嶽冠,兩腋垂帶,朗目飄髯。行者看了幾眼,自語:“倒是個得道之人!”回臉看店主娘子當壚而立,人生得白淨,頗有幾分顏色。又見矮胖兒店主在屋裏灶上忙碌,弄得炊煙騰騰。行者落座,叫店家上一壇好酒,也是想“借酒澆愁”。叫罷,摸摸懷中,才醒悟自己一文不名。又不願拔毫毛變錢糊弄人,起身欲走,那婦人卻望著他道:“來客莫不是孫神僧?”

行者點頭。婦人忙過來拭桌子、上茶,殷切道:“神僧難得光臨小店,板凳未坐熱,為何要走?”行者道:“聒噪!卻忘了齎銀兩在身。”婦人高聲笑道:“這般貴客,請都請不來,還要什麼酒資!”便叫丈夫出來留客。店主出門,上下打量行者,忽地冷笑一聲,轉身給了婦人一個大耳摑子。欲知店主何人,為何打他娘子,且看下回分解。

注釋:①“女王”句——古人無刀銼加工藥材,多以口嚼碎,再行煎服。

②玄玉漿——古代飲食“八珍”之一,即馬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