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那裏,是一個牛皮紙信封,沉甸甸的,不知道裏麵是什麼東西,據那個朋友說,他當時接到吳名的那個電話,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感覺怪怪的,好像冥冥之中要發生一些什麼事情,然後,他扔下電話就火速趕往現場,但是,一切太快了,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吳名已經死了,大約過了兩天,他收到了一個牛皮紙袋包裹,署名是吳名寄,某某親啟,然後拆開一看,發現裏麵除了一封寫給他的信,還有一份遺囑,此外還有一個信封,一個特快專遞,信封上寫著“一個來自天國的人”,開始,他以為是誰的惡作劇,可是看筆跡,他確信無疑是吳名的,有些納悶兒,然後,他拆開第一封信,吳名就好像站到了他的背後,如此這般地說了一些事情,然後,吳名讓他把那個特快專遞在多少年以後寄出去,到那時候,媽媽的喪子之痛已經淡去,他也就可以把那封最後的家書交到她手裏了,他要把心裏話告訴媽媽,要不然,他在那邊永世不得超生。

原來如此。

吳名的朋友謹記吳名的囑托,許多年以後,他滿含熱淚,把那封家書原封不動地寄了出去,所以也就出現了這個故事的開頭一幕。

也許在天堂裏,信陵美女士的兒子吳名就坐在現當代文學館居中的黃金寶座上,他在聽諾貝爾老先生的課,就像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乖巧可愛的小學生,不過,他臉上成人不常有的心滿意足的微笑,叫人怦然心動,一生受用。

後來,信陵美女士的骨灰盒和兒子吳名的骨灰盒合葬在老家一個鮮為人知的洞穴裏,這當然得對吳名的那個朋友千恩萬謝了,真是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們曾經同路人,都在外漂泊太久了,吳名也老是在外流浪,總想有個家,總在等待他的母親回來,現在,他也算功德圓滿,如願以償了,隻不過是在世界的另一邊,鏡子的另一麵,他不僅等到了可親可愛的媽媽,不僅有了家,回了家,而且找到了自己的歸宿,現在,他真的可以美美地睡一覺了,長眠不醒,長夢不醒。

當然了,關於信陵美女士的死,一時成了謎,沒有人知道她是怎麼死的,有人猜測說是突發心肌梗塞,但是老人無任何既往病史,而且據法醫解剖檢查,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她的死很蹊蹺,更叫人瞠目結舌的是——她居然是個富人,遺產有好幾百萬,她立了遺囑,將這筆巨款如數捐給了中國國家孤兒院,宛兒胡同的人歎息不已,信陵美女士仍然是他們茶餘飯後的談料,不過呢,現在都是大好話,還有些人時不時地豎起大拇指,好人啦,有那麼一天,當初那個小郵遞員又浮出水麵了,西裝革履,儀表堂堂,大家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小夥子靦腆一笑,拐個彎就消失不見,他說胡同口有人在等她,大家哄堂大笑,他就幽靈一樣人間蒸發了。

如今,信陵美女士的老房子已經歸國家所有了,依照她的遺願,開辦了一家孤兒院,名字就叫信陵美幸福樂園,許許多多沒有家的孩子在那裏生活,種花種草啦,講故事編故事啦,學習生字做做遊戲啦,播撒著歡聲笑語,而兒歌《世上隻有媽媽好》理所當然地成了他們的院歌。

沒過多久,有那麼一天,在吳名朋友的帶領下,他們一行很多人搭乘和諧號,轉乘大巴,換乘小麵包,來到了信陵美女士的老家,也就是湖北宜昌的一個地方,那裏山清水秀,那裏人傑地靈,那裏金桔飄香,那裏茶花朵朵,那裏孕育了大美人王昭君,還孕育了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下車以後,無論是孩子們還是大人們,都興致勃勃,他們翻山越嶺,他們走公路,走羊腸小道,過獨木橋,趟過一條流水潺潺的小溪,終於來到了那片小樹林裏,羊頭山,老虎灣,正是季節,孩子們看著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高興得不得了,大人們也很興奮,掏出數碼相機,哢嚓哢嚓拍個不停,那些花兒一點也不害羞,兀自怒放著,迎風飄香送爽,七彎八繞,來到了目的地,就見得三座墳塋一字兒排開,眾人嚴肅神情,吳名的朋友聲音低沉,給他們講了杜鵑花的故事,講了老狗大將軍的故事,孩子們半信半疑,眼裏淚花閃閃,甚至有些大人也哽咽了,後來,他又著重給他們講了吳名和信陵美的故事,孩子們聽得入迷,一個二個淚眼汪汪,然後,大家不約而同地跪下來,麵對三座墳,磕了三個響頭,他們感謝信陵美女士的愛心奉獻和熱心腸,再然後,他們合力清除了土墳頭頂以及周圍的雜草,三塊石碑這才裸露出來,放眼看去,分別是——

“小妹杜鵑花之墓”——

“老狗護院大將軍之墓”——

“母親信陵美兒子吳名之墓”——

眾人心靈震撼,燒了紙錢兒,放了鞭炮,然後,在墳前一字兒排開,肅立,默哀三分鍾,然後齊聲歌唱:“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世上隻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裏找......”餘音繞林,良久不絕,眾人眼圈紅腫,潸然淚下,既而一步三回頭,揮淚而行。

中途,大家沉默不語,吳名的朋友說了一句話,他說如果有一天那地方搞茶鄉旅遊開發,除了羊兒頭、鷹子石之類的自然景觀,小女孩杜鵑花的傳奇故事,老狗大將軍和它的墓穴,以及母親信陵美和兒子吳名的感人故事,一定可以派上大用場,是啊,茶鄉旅遊開發,一條龍的經濟,惠及百姓,造福子孫後代,其意義不亞於孤兒院,很多人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