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公元956年,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這是一個和平的時代,這是一個戰爭連年的歲月,這是一段屈辱不堪的歲月,無數手無寸鐵的平民們在無情的戰火中喪失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混亂來自於朝堂來自於宮廷,和平來自於屈辱,而屈辱卻來自於那些對於家國破碎國將不國的人們的心中。

戰爭的導火線來自於樂朝的邊境,在那兒守衛戍邊的士兵們抓到一批鄰國的密探—他們喬裝成販賣布匹的商人,那群密探見勢不妙便各個褪去了偽裝與樂朝的官兵們廝殺了起來,在廝殺中密探們全都被砍殺至死而守衛戍邊的將士們也死傷過半。

樂朝與景國的紛爭持續了近百年,在這百年間兩個大國大大小小的發動了二三十場戰爭,這其中樂朝有輸有贏但多半是以慘敗的結局收尾。對於樂朝官員的無能對於樂朝皇帝的昏庸,樂朝的百姓們早已是哀聲遍布。

很快戰火便燒到了樂朝的都城—平州,這是一個繁華即將落幕的城市,在樂朝剛剛建立之時它就像一輪初生的明日光芒萬丈照射著神州大地,但現如今它隻是一個命不久矣的絕症患者。

這一次樂朝並沒有那麼幸運,景國對於撤兵的要求十分苛刻,他們勒索樂朝賠付景國此次所有的軍費開支以及樂朝邊境的十座城池和關隘峽口,這就相當於是把樂朝的大門向著景國敞開,整個樂朝上下的忠臣義士們為之憤怒。

但這還隻是景國的小小要求之一,他們還要樂朝每年向景國進貢白銀一千五百萬兩,金五百萬兩,布匹茶葉不計其數。有關錢財的事情相對好辦一點,就是割讓土地的事情十分棘手。

不過辦法總是比困難多,朝中的大臣們讓樂朝皇帝眼下先答應讓出邊境的城池隻不過等到時交割城池的時候偷偷頒發秘詔讓守城的將官不用理會景國的人便是了。

三日之內,平州大大小小的城門都擠滿了運輸金銀財寶的馬車,這些是樂朝賠付給景國的戰爭款以及一半的歲貢,而另一半平州實在是承擔不起了,現如今的平州名副其實的是一座空城。景國的人也隻是為了試試樂朝這顆垂死的大樹還能搖出幾片葉子,對於已經到手的財寶他們還是相當滿意。

但是景國並不善良,既然交不出錢來了那就得交人,什麼人能值這麼多錢呢?樂朝皇帝心裏頭還是挺高興的,他還在朝堂之上與百官說景國有多麼仁慈呢。

景國派往樂朝的那批探子被守衛戍邊的樂朝將士全部給誅殺了,景國怎麼可能咽得下這口氣,他們要求樂朝在一個月之內將那些將士全部送到北方,不管是活的還是死的。

樂朝同意了景國所有無理的要求隻為了他們能夠盡快退兵,雖然勤王救駕的十八路王師已經在平州城外露營紮寨但也救不了樂昏帝那顆懦弱的心。

至於景國要的那些戍邊將士樂昏帝根本不在乎,他隻在乎自己的皇位能不能坐得穩當。

看著景國的軍隊漸漸地遠去,樂昏帝揮一揮手殺戮便很快地降臨在了宴州。

宴州邊城內,月夜將城門、軍營都畫上了黑,所有的人都沉寂在熟睡之中,沒有人會想得到自己在不久後便會離開人世也不會有人這麼去猜想—尤其是不久前才發現敵國探子賺了軍功的人。

透過半掩的窗子可以望見月光撒入營房,不過這月光為何會帶著些瘮人的寒氣,又或者說是被劍折射進來的光亮。

“劍?”寧權在鋪上望著窗子不禁打了個寒顫喃喃地說道。還沒等他多想窗外便射進來一支箭羽隨後那箭羽如暴雨傾盆一般飛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