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8、9肋軟骨連接的邊緣處,此處為足少陽膽經脈與足厥陰肝經脈的交合處,即日月穴外側。探壓出疼痛點,有些病人甚為敏[gǎn]。②在患者右背部第8、9肋間的肋骨下緣處,離胸椎旁外約3寸左右處,探壓出最明顯的壓痛點(有時可位於膽俞下範圍)。此處壓痛多為慢性膽囊炎,結石較多較大者。③在上述二處(指胸`前或背後),比較壓痛最明顯者,經選出後即可進行治療。
膽石症或膽囊炎急性或慢性急性發作時,疼痛難忍,極為痛苦,如果采用針刺或指壓膽痛穴可以得到及時的緩解或止痛。先給予止痛,而後進一步對症治療。此方法最適用於急診室或進行綜合治療。
操作:在胸`前處的敏[gǎn]點,用針治或用指壓法均可。在背部多用指壓法,同樣可以達到止痛目的,尤其對體瘦病人較為適用。對多數體胖病人既可用指壓法,也可用針刺法。針法:用1寸毫針,當進針得氣時可以撚動(為增強刺激性),留針2分鍾左右起針後,病人會告知疼痛情況。在背部針治,針刺方向必須向胸椎方向進針,以防體瘦病人被針刺入胸腔引起氣胸。指壓法:一般用拇指按壓,按壓時用指尖,壓力可由輕到重著力,同時用按搗法(目的加強刺激性),約5-10分鍾左右,即可停止,並詢問病人疼痛情況。
如作綜合治療或連續門診治療,可采用2%普魯卡因2ml注射膽痛點(注射前先作過敏試驗),可達到較長時間的止痛作用,這方法又可及時止痛,有利於內外科進一步治療。
典型病例:仇xx,女,28歲。1962年9月10日初診。主訴:右上腹部伴右肋背持續性疼痛10多天,經x院急診拍X線片確診為膽石症伴膽囊炎,建議手術治療,由於恐懼采取保守療法,注射阿托品多次及對症藥物,疼痛仍然未減。經我院門診應用指壓法加局封法,以後進一步作對症治療。隨訪至今未複發,健康良好,退休後仍然參加全天工作。
○○
======================================================
【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panpansmile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