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劇,逼得大臣們隻好每次都花費一萬萬錢為他贖身。
梁武帝標榜自己是“菩薩皇帝”,卻因其個人喜好而給老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當菩提達摩大師前來拜訪時,梁武帝問道:“朕即位以來,廣造佛寺、整理經文、超度眾生,可不可以算是有功德呢?”不料後者直言道:“這算不上什麼功德,佛家主張罪福並舍、空有兼忘,反對有為之善。”
縱容親小無法度
在梁武帝所處的時代,很多王朝都發生過皇室內部骨肉相殘、導致國破家亡的悲劇。為了改變這種局麵,頭頂“菩薩皇帝”光環的梁武帝決心以一種非常“另類”的方式維係皇室的團結。於是,他對皇室成員處處縱容,即使這些人威脅到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也格外寬容,簡直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梁武帝有個六弟叫蕭宏,被封為臨川王,腐敗墮落、無惡不作,但因受到皇帝哥哥的嬌縱,卻總能逃脫懲罰。公元506年,梁武帝派蕭宏率軍與魏國打仗,由於蕭宏的臨陣退縮,梁軍慘敗。梁武帝竟沒有絲毫責備他,反而體貼入微地安慰他,並在一年後對其加官進爵。蕭宏有個小舅子叫吳法壽,仗著自己是臨川王的內弟,到處橫行不法。有一次,吳法壽因搶奪民財並持械殺人而受到官府通緝,蕭宏公開出麵包庇。官司打到梁武帝那裏,有大臣強烈要求追究蕭宏的責任,梁武帝當時雖被迫罷免了他的官職,但很快又將其官複原職。
由於長期受到縱容,蕭宏有恃無恐,竟異想天開地做起帝王夢來。公元518年,蕭宏聽說梁武帝將要到建康城郊的光宅寺舉行佛事,便派人埋伏在必經之路準備行刺。不料事前被人告發,被捕的刺客當即供出幕後策劃者蕭宏。梁武帝派人叫來蕭宏,然後眼淚汪汪地對這位要害自己的凶犯講起了大道理:“我雖然時刻害怕被人推翻,卻從未懷疑過骨肉至親,沒想到你卻打朕的主意!我並不是不能像別的皇帝那樣處置你,隻是因為你愚昧無知,才特加憐憫;而你卻不感恩戴德,竟做非分之想,真是太無人性了!”當蕭宏跪地求饒後,梁武帝僅僅罷免了他的官職,令其閉門思過。
不久後,梁武帝聽手下報告說蕭宏又有謀反的跡象,便趕緊帶著親信去打探。原來,蕭宏在為官期間曾大肆盤剝,並將搜刮來的財寶都秘密存放在近百間庫房裏,因此有人懷疑裏麵藏的都是兵器。有一天,梁武帝借口來蕭宏家飲酒。酒過三巡後,梁武帝提出要看看蕭宏的庫房,不等回答便起身向庫房走去。打開庫房後,隻見裏麵堆滿了製錢,梁武帝等人粗略地估算了一下,竟有三億萬以上。做賊心虛的蕭宏以為貪汙勒索的罪行敗露,非常惶恐。誰知梁武帝見狀反而笑著對他說:“阿六,你可真會營生啊,家當不小!”隨後又拉著蕭宏的手回去接著喝酒。經過這次突擊搜查,梁武帝覺得蕭宏隻知道囤積私財,並無政治野心,於是又下令恢複了他的官爵。這件事傳出後,許多王公貴族看到貪財聚斂的蕭宏不但沒有被治罪,反而備受信任,也紛紛仿效他的行為,使梁朝的吏治迅速敗壞。
又過了幾年,蕭宏又與梁武帝的親生女兒永興公主勾結起來陰謀刺殺皇帝。一次,梁武帝決定齋戒三天,並邀請諸位公主共同進入齋室。永興公主乘機派兩名心腹書童一同準備行動。不想兩個書童因膽小露出馬腳,被值班的護衛識破。兩個書童招供說是受蕭宏和永興公主的指使。麵對這樣的情形,梁武帝也隻是將那兩個書童斬首,將永興公主趕走,而對蕭宏仍沒有治罪。不久蕭宏因驚恐而死,梁武帝又追封他為侍中、大將軍、揚州牧,並以隆重的葬禮為他發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