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成為了自己。孑然一身,同任何人都沒有瓜葛的孫佳文。

【12】

奇怪的是,原作者看見這一幕並不覺得詫異,她甚至給孫佳文端茶送水,予以無限的照顧。

孫佳文虛弱地問她:“你知道我弄亂了你的結尾嗎?你還這樣對我?”

原作者笑說:“你很有趣。”

有趣是個什麼意思,孫佳文並不知道。她隻是在想,如果這個世界也是一本書,那自己要怎麼逃出去?打暈甚至殺掉原作者麼?

但麵前的女人,看上去會是個好作者的樣子。

正在這時,原作者的手機響了起來。一看是影視公司的對接人,原作者毫不猶豫將電話靜音,然後塞到了衣櫃深處。

“你不接電話麼?”

“肯定是催我寫文,但已經被你爛尾了,我也沒辦法。”原作者狀似無辜地將電腦屏幕展示給孫佳文看,但緊接著孫佳文的眼神就變了。

“你的文檔……自己動了起來!”

自動前行的光標,不斷浮現的文字……宋暮雪動了起來!

原作者瞟了一眼,說:“噢這個啊,因為小世界崩潰了吧。”

神態平靜,似乎司空見慣似的。

孫佳文突然有些恐慌,難道自己以前做的事情,全部都是在原作者眼皮子底下發生的麼?自己獨自發覺的一切,都有另外一個人看著,甚至在嘲笑自己井底之蛙嗎?

可原作者緊接著說:“我早就有個理論,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眉眼間很激動。

【13】

原作者花了一小時,對孫佳文講那個理論。期間神情狂熱又欣喜,像是發覺了某個有趣的玩具似的。

以前的理論被證實,這樣的快樂是理所當然的吧。

孫佳文這樣想,但腦海裏總是不由自主浮現出原作者那個若無其事的表情。她想:這女人一定隱藏了什麼沒說,這些不是全部。(後來她才知道,原作者至少隱瞞了“讀者的集體情緒”對小世界的影響,也許她覺得這對孫佳文無關緊要。)

可這個理論自成一體,很有說服力。一旦接受之後,就連孫佳文都覺得很有道理。

或許更重要的是,這個理論給了孫佳文一劑強心針——並不是所有行為都受到限製,大部分細節是“天道”的自由發揮。這也就意味著,自己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自由的,自己的抉擇和行為並沒有被完全監視。

反抗過“完全被安排”的命運之後,這種半開放式的解讀就顯得容易接受得多。

不能讓宋暮雪為所欲為了,否則不止小世界會完全崩潰,甚至現實也會被影響。原作者看著孫佳文,說:你不就出來了麼?

原作者要把宋暮雪重新關進去,也就意味著要重新寫一個正常的結局。

隨著宋暮雪的行為,小世界崩潰地越來越快,甚至於原稿上的字也在逐漸消失。原作者說,這是一場手速與行動速度的比拚,她不能讓宋暮雪完成自己想做的,否則等一切塵埃落定,那就完了。

孫佳文問:“那……我呢?”

原作者在下筆如神的間隙裏看了她一眼,說:“你想留在這邊嗎?”

孫佳文點了點頭。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都已經逃出來了,沒有人會願意回去吧。

原作者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了。”

孫佳文鬆了一口氣。

而事實證明,相信原作者,也許是她做過最錯誤的事情。

【14】

宋暮雪顯然知道得比自己更多,至少她知道自己並沒有逃出原作者給她畫出來的一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