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霜有些發愣。

在《風雪贈我》的原著裏,宋暮雪並沒有這樣柔軟,而是一個理性到甚至有些刻薄的中產知識分子形象。她秉持著精英主義,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她幫助正義得不到伸張的人們,卻始終秉持程序正義。她追求正義與公平,不是因為她同情受苦受難的人民,更多的是因為她認為那樣是對的。她同情遭受無妄之災的人群,卻鄙夷任何自己不夠努力不夠“精英”的人。

而麵前的宋暮雪,眼裏寫滿著人性的關懷。比起純粹的效率至上,她更加柔軟,更加悲憫。她切身地感受著這位家長的痛苦,能夠體會對方的弱小和無知,卻不會恨鐵不成鋼。哪怕要請假打斷工作,她也願意陪同對方,替對方解決問題。這個宋暮雪,更加人性化。

也比書裏的那一個,要溫柔多了。

宋暮雪低下頭,吃了一口包菜,道:“你知道,我父母是怎麼去世的麼?”

寇霜筷子抖了一下,丸子掉在了鍋裏。

關於宋暮雪的家庭,原著裏稍微說過一點兒。宋暮雪的母親從律師基層做起,最終成為了法院的大檢察官;父親是一位商人,同寇德欽一起長大,情同手足,兄弟倆合資辦了好些公司。夫婦倆辦了個私人福利院,這個福利院後來被宋暮雪上交給了國家。鄭風林就是其中被收養的小孩,跟宋暮雪一塊兒長大,也算是青梅竹馬。宋暮雪一直以她母親為榜樣,人生軌跡也基本複製後者。

父母兩人在宋暮雪十七歲的時候因事故辭世,寇霜一直以為二老隻是背景板,給宋暮雪提供正義的理念與富足的家庭背景,可現在看來,他們帶給宋暮雪的,不僅僅是物質或者原則,還有很多更深刻的東西。

“我父母開福利院的事情你一定知道,一直以來收養了各種各樣的人。無後的老人、被拋棄的得病的小孩子、從拐賣集團手裏解救下來的政府福利院不願意收養的小孩。”宋暮雪說:“我父母出事故之前,媽媽正好接了一個關於拐賣集團的案子。犯罪嫌疑人試圖賄賂我母親,未果。我那時候正在讀高三,這些事情都沒有對我講過,我是偶爾聽到的。再後來,就是父母出車禍。我不知道這兩件事之間有沒有聯係,我沒有證據。隨意懷疑人是不對的,但……”

“父母出事之後,換了一個檢察官,拐賣案隨即被審理,犯罪嫌疑人被無罪釋放。那天我到場了,我看見很多對父母和孩子上庭作證,證明犯罪嫌疑人曾經拐賣兒童,並且訓練他們,利用他們牟利。這樣確鑿的證據下,檢察官竟然說證據不足,法官也判了無罪。我從來不知道中國有哪一條法律,允許一個單身中年男人同時收養這麼多未成年人!”說到這裏,宋暮雪的情緒有些激動,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著說:“從那一天起,我就發誓要繼承我媽媽的遺誌,成為一個公正無私的檢察官。”

宋暮雪看著寇霜,說:“我受傷醒來之後,那樣堅持地要回事務所實習,是因為那段時間事務所接了一個大案子,輔佐公檢律師,狀告警方剛剛破獲的一起拐賣案件的犯罪集團。那時候日夜加班,就是為了還給父母們一個公道。世界上的冤孽這麼多,我最不能原諒的,就是拐賣兒童。也許我私心想抓到當年害死我父母的凶手,但是,沒有。”

宋暮雪憂傷地搖了搖頭,說:“我父母因此而死,我承認我不夠客觀。但我看著周圍家長,我想起了法庭上哭嚎的人們,我無法忍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