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係已在上市公司範圍內全麵施行,並鼓勵條件成熟的其他企業執行。新會計準則體係的建立是我國會計改革史上一個重要的裏程碑。新舊會計準則相比有許多重要變革,將對企業產生重要影響。對於企業來說,如何未雨綢繆掌握先機?新的會計準則將給企業帶來什麼機遇和挑戰?對於企業財務、會計人員,新一輪的知識如何更新?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該法將於2008年1月1日起實施。該法律的順利通過,標誌著我國從此將逐步告別企業所得稅“雙軌”時代。根據該法規定,統一後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率定為25%。那麼,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到底能給內資企業帶來多少實惠?外資企業會不會減少在華投資,甚至退出中國市場?

企業的生產經營不僅受會計準則的規範,同時還受到稅法的規範。會計準則與稅法相比,前者比較靈活,後者顯得相對“死板”。也就是說,企業必須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應納稅額,申報納稅,沒有商量的餘地。而會計準則允許企業按照自身經營特點靈活選擇核算方法,不同企業有不同的會計政策。

我們知道,會計是稅收的基礎,會計準則的變化必然對稅收有所反映和影響,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而新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出台,必然會使會計和稅法產生一係列新的差異和分歧。對於企業決策層來說,最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套規定公布實施以後對企業日常經營管理和實際稅負的影響程度。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最近對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並相關問題開展研究。通過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及推算後得出結論:所得稅改革有利於降低內資企業稅負和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從降低內資企業稅負來看,如果僅考慮稅率下調這一因素,對內資企業來說,每年稅負降低額在722.50億元~1234.52億元之間;如果考慮現行所得稅優惠政策清理和減少的話,每年稅負降低405.29億元~1032.79億元。與此相對應,外資企業稅負將略有增加,內外資企業稅負差距將縮校

為了幫助企業的財務人員、管理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快速掌握和領會新會計準則的重要內容和核算特點,我們在本書中詳細介紹了新會計準則各個重要知識點,並用實例進行說明,使讀者能夠快速適應準則變化,巧妙調整經營戰略,實現新舊會計準則的完美過渡。同時,為了讓讀者充分了解會計準則與稅收法規之間的聯係與區別,在保證企業正常會計核算和提高財務管理效率的前提下,依法、合理納稅,使企業達到不少繳一分稅,也不多繳一分稅的理想效果,我們特將新會計準則與現行稅法進行了深入對比與分析,力求為企業尋找一套完整、合理及有效的會計與稅務聯合解決方案,使企業在兩個法規的交叉製約之下,左右逢源、遊刃有餘,發揮最大的效能。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加之會計準則體係還處於銜接和完善的初始階段,國家稅收法律製度也正處於改革和調整階段,稅收政策不斷推出和更新,書中錯誤和過時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