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社長
李從軍
60年前的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通過新華社的電波傳遍了全中國、全世界。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主人翁的姿態,走進了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麵貌的新時代。自1931年創立之日起就以忠實記錄和積極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為己任的新華社,也進入一個新聞報道的新時期。
從此,新華社記者,作為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以飽滿的熱情謳歌並推動著新中國偉大的曆史變革。在這幅人民群眾自覺創造曆史的壯闊畫卷中,新華社記者見證和記錄了新中國發展史上的重大曆史瞬間,以敏銳的眼光、寬廣的視野、真切的感受和生動的筆觸反映現實生活的重大變化,以新的世界觀和新聞觀呈現在中國大地上鋪展開來的改天換地的曆史進步。
一
《新華社記者筆下的新中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重大事件的曆史見證。新華社記者忠實履行國家通訊社職責,忠實記錄了新中國發展曆程一個個重大的曆史場景。限於篇幅,這本書無法囊括新華社的所有重大報道,但打開目錄,我們仍能清晰地看到共和國發展的軌跡:從開國大典到社會主義建設熱潮,從抗美援朝到南疆戰事,從日內瓦的外交鬥爭到我國恢複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從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從香港澳門回歸到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從三峽截流到青藏鐵路通車,從98抗洪到抗擊“非典”、抗震救災,從鄧小平理論形成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創立……。這既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複興、創造美好生活的曆史,也是中華民族以大無畏的勇氣戰勝重重艱難險阻、英勇奮鬥的曆史。透過新華社記者筆下的曆史,我們看到,六十年巨變天翻地覆,六十年成就來之不易;我們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的不懈追求,感受到人民創造新生活的偉大力量。
在60年的曆史長河中,新華社記者的報道,如同一朵朵浪花,折射出時代浪潮的波瀾壯闊和奔湧向前。這裏收錄的一件件優秀作品,也是通過人民生產生活中的具體細節,反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重大的曆史性變化。在東北,記者見證了標誌我國工業化進程開端的第一根無縫鋼管的誕生;在上海,記者見證了上海最後兩輛人力車送交博物館;在雲南,記者見證了苦聰人從原始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跨越;在西藏,記者見證了鐵犁代替木犁所帶來的西藏生產力革命性變革;在沂蒙山,記者見證了農村改革實踐打開了思想解放的閘門;通過中關村的燈火,記者見證知識分子在撥亂反正之後所激發的創造力;通過車馬店的歡笑,記者見證農村改革對農民積極性的釋放、對農民精神麵貌的改變。還有,八億農民搞飯吃的局麵發生變化,沈陽宣布首家企業破產,城鄉響起私人汽車喇叭聲,農村實行大包幹後中國大地上最後一個解體的生產隊……這些看似平常的曆史圖景,在新華社記者的筆下,呈現出時代變遷的烙印,豐富了曆史變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