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幽默心理模式和吵架心理模式——情緒膨脹時幽默是最好的藥方 一、為缺乏幽默感而焦慮的中國人(1 / 1)

第一章幽默心理模式和吵架心理模式——情緒膨脹時幽默是最好的藥方 一、為缺乏幽默感而焦慮的中國人

改革開放的發展,使得公共關係的口頭交往變得重要了。“公關經理”、“公關小姐”20年前在我國的字典中幾乎還不存在,可是現在在許多大學裏已經紛紛設立了公關專業;公關口才成為一門很重要的基礎課程,而其中的幽默技巧更是引起了教師和學生的濃厚興趣。不下100本的幽默書在幾年之中出版了,大學生、機關幹部、業務人員的書架上莫不赫然有多種幽默圖書並列。幽默的神妙也時時被電視節目主持人強調,甚至有些合資企業在招收工作人員時,也把談吐是否具有幽默感當作一個重要條件。而一些受了西方影響的新潮少女,在選擇對象時,不再單純計較對方的身高、風度和學曆文憑,有人開始把幽默也當成一個標準。許多人對我談起,在西方,主要是在美國,沒有幽默感的男人很難得到女性的青睞。我和他們開玩笑說,應付太多女性包圍的人往往失去了幽默感。在中國,多少人在鑽研幽默理論,期望自己能成為和平歡樂的天使,所到之處,一片歡笑;多少人在歎息自己缺乏幽默細胞,語言無味,導致麵目可憎。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在中國有一股幽默熱,中國人在為幽默而奮鬥,而苦惱。這很自然,幽默是一種高層次的心靈歡樂,精神享受,為缺乏幽默感而苦惱,對於缺乏幽默的人來說,是一個曆史的進步,這是一種文明的苦惱。這是其他民族所難以想象的。

《演講與口才》上曾刊登一個消息,說是由於丈夫一句玩笑“這孩子不像我”,引起妻子的痛苦,以為丈夫懷疑她有外遇乃鬱鬱數年,最後竟得了肝癌,不治而死。這也許有點誇張,但無論如何,也是一個沒有幽默感的人的悲劇;而被拿到一個刊物上來公布,卻從另一個方麵說明,我們這個民族為自身幽默感不夠普及而感到何等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