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隨著中國市場不斷成熟,競爭也會愈發激烈。但我們有信心,因為中國市場值得投入,因為中國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而且中國還可以成為同各國合作開發全球市場的理想夥伴。
我們的世界難稱富足。生活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數十億人民還沒有享受到大規模工業化和良好基礎設施的便利。他們的需求是巨大的,但由於缺乏資金和負擔得起的裝備和技術,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被抑製了。
這是可以改變的。中國正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將中國製造業的性價比優勢同發達經濟體的高端技術相結合,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優質優價”的裝備,幫助他們加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以供給創新推動強勁增長。試想如果中國13億人的發展能為支撐世界經濟增長作貢獻,那涉及數十億人的增長將為大宗商品市場、製造業以及更廣泛的領域等帶來多麼巨大的機遇!
2016年以及之後的更長時期,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結構性改革和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各方共贏的國際合作都將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這是我們對實現可持續和高質量增長的答案,是一份中國市場、中國創造與世界共享的藍圖。
(本文原載於2015年《經濟學人》年終特刊)
當然,隨著中國市場不斷成熟,競爭也會愈發激烈。但我們有信心,因為中國市場值得投入,因為中國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而且中國還可以成為同各國合作開發全球市場的理想夥伴。
我們的世界難稱富足。生活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數十億人民還沒有享受到大規模工業化和良好基礎設施的便利。他們的需求是巨大的,但由於缺乏資金和負擔得起的裝備和技術,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被抑製了。
這是可以改變的。中國正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將中國製造業的性價比優勢同發達經濟體的高端技術相結合,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優質優價”的裝備,幫助他們加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以供給創新推動強勁增長。試想如果中國13億人的發展能為支撐世界經濟增長作貢獻,那涉及數十億人的增長將為大宗商品市場、製造業以及更廣泛的領域等帶來多麼巨大的機遇!
2016年以及之後的更長時期,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結構性改革和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各方共贏的國際合作都將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這是我們對實現可持續和高質量增長的答案,是一份中國市場、中國創造與世界共享的藍圖。
(本文原載於2015年《經濟學人》年終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