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刷 盤 子 讀 書

——知識和技術才是寶貴的財富

2004年12月 於東京

序 言

筆者是理工科出身,平時做的也是各種工程項目,與機器打交道。如果放在古代,是屬於“工匠”一類,不能登大雅之堂。不過,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卻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要關心國家大事,而不是現在的“經濟人”,於是對政治經濟也有業餘愛好。雖然是愛好,但也很少看有關的專業書籍,主要從大眾傳媒上得到一些通俗知識,久而久之就接受了諸如經濟人,新自由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等等。

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來到日本。日本是個全盤西化的國家,也是除西方國家外,唯一一個發達國家。在日本的學習工作生活,使筆者發覺原來接受的經濟人,新自由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等概念,與日本的現實社會格格不入。為了解答一係列的疑惑,筆者在工作之餘,開始研讀日本學者關於日本政治經濟過去現狀將來的研究,也包括日本學者關於中國政治經濟過去現狀將來的研究。中國日本一衣帶水的鄰邦,曆史和現實的糾葛非常多,所以日本對中國的研究也是顯學。隨便走進大一點的日本書店,都有關於中國的書專櫃,書分兩邊,一邊是“中國威脅論”,另一邊是“中國崩潰論”。

日本是個富裕的國家,引無數亞非拉英雄競淘金,現在來自舊蘇聯和東歐的人也不少。這裏還有國際交流協會,是個小聯合國,通過與各國人接觸,能夠了解這些國家的風土人情,曆史現狀。日本還有很多誌願者,在第三世界巡回醫療,捐獻水井、學校等。誌願者們經常舉辦圖片展,募集捐款。日本的電視也經常放送這些誌願者在異國他鄉工作生活的專題片,及各種介紹各國風土人情的專題片,如NHK的每天早上5分鍾的專題短片《Asia and World》。

通過博覽群書,結合自己對日本和第三世界現狀的直觀了解,再對照中國的曆史現狀,使筆者對經濟人,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等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中國的曆史和現狀有完全與眾不同的認識。抱這這些認識,於2004年初來到了強國論壇,此前,筆者則很少到網絡論壇。注冊了“愚蠢小豬”網名,簽名檔是“大愚若智,眾人皆醒,我獨醉”。意思是與眾不同,顛覆普通人的常識。搞工程研究,需要對大量的原始數據進行處理歸納比較,總結出規律,打破常規,提出新的方法和解釋,指導新的實踐。筆者把工程思維戲稱為“數字遊戲思維”,此前強國論壇上還有一個“理工思維”。理工思維強調如何做,而數字遊戲思維則強調“可重複、可檢驗”的科學精神,無論是愚蠢的還是不稱職的,都可以檢驗。這也是“愚蠢小豬”這個馬甲的含義。

2004年初,有好事者在強國論壇上轉貼了2003年俄羅斯的經濟數據,無非是論證自由市場經濟的優越性,如何促進了經濟發展,中國也應該加速自由市場改革。這與筆者在日本接觸的資料和與普通俄羅斯人言談得到的結論完全不同,於是寫下了《從西班牙衰落看俄羅斯2003年亮麗的經濟表現》一文,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寫出了《刷盤子讀書》。雖然筆者沒有刷過盤子,但耳聞目睹了不少,知道其中的辛酸。在寫《刷盤子讀書》的時候,沒有計劃目的,隨感而發,寫一段發一段,前後曆時近一個月。寫著寫著,自己竟然也豁然開朗,度過了幾個不眠之夜。知識和技術才是寶貴的財富,民族安身立命之本。

《刷盤子讀書》後被轉貼於各大網絡論壇,筆者也被邀請參加討論。但令筆者吃驚的是經濟學科班出身的人,竟然不知“科學”是何物,如何進行“科學”研究,隻知道偶像崇拜,或空對空的邏輯來邏輯去。不知“科學”是何物竟然還是普遍現象。五四運動提出“科學”的口號,已經近百年,中國依然不知道“科學”是什麼,雖然“科學”這個詞彙滿天飛。於是,寫下了《經濟學是科學還是神學》。“科學”問題沒有解決,強國隻是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