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回饋你而已……”
忽然,他醒悟過來。
原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需要經營的。
這世界這樣大,能相遇相知是多麼難得的緣分,但若疏於經營,感情還是會淡掉,朋友會失去“交集”。
有時候我們會聽到別人說:“我沒有朋友。”
其實準確點說應該是:“我不知道怎麼經營友誼。”
友誼不僅靠緣分,更要靠經營。
緣分能讓我們彼此達到某種程度的好感與熟悉,然而隻有通過經營,才能讓相互的情誼更為濃厚。
剛在堪薩斯州念書的那個學期,由於我是頭一次到美國內陸念書,也是頭一次擔任教授助理,和丈夫帶著三個四歲以下的孩子又要念書,每周又各要工作20個小時,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為了善盡自己助理的職務,每一次奉命協助教授上課時我一定全神貫注地坐在一旁聽課。看到有哪個學生舉手需要幫忙,就立刻過去給予協助。
那個學期和教授合作十分愉快,她常常會在過節時特別為孩子買些衣物或零食讓我帶回家,或是送我一張賀卡,裏麵夾一張20元美金說要給我當加菜錢。
剛開始我覺得她隻是對我的服務熱誠表示感謝,每次收下禮物或禮金時,我都會告訴她:“你真的不必這樣做。”
直到有一天她笑著回我一句:“我當然不必這樣做。媽媽為女兒盡點心意,不需要任何理由。”
從此我不再說她不必這麼做的話,而是學著像她一樣對別人付出關心與問候。
第二個學期開始,她整整一個月每周幫我到賣場去添新衣。夏天的衣服買夠了就換冬天的衣服。等到衣服都不缺了,她開始請我偶爾出去吃個午餐。
那個學期她有3天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需要出城,交由我代她連續4個小時的課程。雖然自知語言能力不夠好,但比畫著說也還是得硬上。
她每次回來,明知這是我分內的工作,仍會奉上賀卡和美金作為酬謝。
學期末前幾天,她再次邀我出去吃午餐。她的哥哥得了癌症就快過世,接下來的新學期教材要更新,她心裏很有壓力。我則是因為先生擔任助理職務是否能續約一事不明朗而憂心忡忡,那天我們聊了很多。 ⑧⑧
我生平頭一次發現竟然會有外國人那麼專注地聆聽我生活中的點滴,親切地給我祝福與指引。
那天飯後她開車送我回家,下車前我第一次不是因為禮貌上的需要,而是發自內心的感謝,張開雙手擁抱她。她也緊緊地回抱我,我們彼此都很感動。
回到公寓的路上,我一直想著自己是如此地幸運,能千裏迢迢、遠渡重洋地到這異鄉的土地上遇到我另一位母親。
友誼像小樹一樣,種下了就會生根發芽,季節到了,還會飄出花朵的芳香。然而它仍得靠細心地澆灌與經營才會長大,這是從教授的無私付出與真心關懷的榜樣中所學來的。
----------------------------------------------------------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