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眼鍾表匠》

作者:[英]理查德·道金斯

作者簡介

理查德·道金斯(RlcbaRc)Dawns),英國人,著名演化理論學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士。94年出生於肯尼亞,l949年全家返回英國,就讀牛津大學,受業於動物行為學名家丁伯根(Nkoaas mbenqenl907一l988,l972年諾貝爾獎得主),獲動物學博士學位。l976年出版《自私的基因》(e Sel:sbOene),闡釋以"基因"為分析單位的演化觀,聲名大噪。這本書的主旨是"自利為利他行為的基礎",可是許多人望文生義,以為他提倡"自私"。l995年起,道金斯擔任牛津大學新設立的科學教育講座教授(Cban Ol:P池c Un&nsan3mq Ol:Scence);200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道金斯是英國最重要的科學作家,不但每一本書都是暢銷書,並經常在各大媒體討論、評論科學的各類問題。《盲眼鍾表匠》與續篇《攀登不可能的山峰》(Ca)lBmq Moun la,pnol3alde,l996)都是演化生物學的入門書。道金斯的理論著作,除《自私的基因》外,以《延伸的表現型》(e Exenc)ec)Pben0),pe,l982)最為重要。《盲眼鍾表匠》獲得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非小說類最佳書獎與美國洛杉磯時報的文學獎。l987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根據本書拍攝的電視片,獲得最佳科學紀錄片獎。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建立在這樣一個信念的基礎之上的:我們自身的存在曾經是一個最難解的謎團。不過,現在這個謎團已經不複存在,因為達爾文和華萊士已破解了它--盡管我們還要繼續為他們的解答添加注腳。我撰寫這本書的原由在於,我詫異於竟然有這麼多的人似乎不僅沒有意識到這個解答的精致和優美,令我更加難以置信的是,許多人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的存在!這個問題是相當複雜的。我用來撰寫這些文字的電腦擁有64K字節(一個字節可以存儲一個字母)的信息儲存能力。電腦是人們有意識設計和製造出來的。你用來理解我的語言的大腦是由上百億個神經細胞組成的。許多神經細胞都通過上千條"電線"與其他的神經細胞聯結在一起。而且,從基因層麵來看,人體中一萬多億個細胞中的每一個所儲存的精確編碼的數字信息是我的電腦所儲存信息的一千倍。活體組織的複雜性可以與它們的精致外觀設計相媲美。如果有人並不認為我們要對這種複雜的設計進行解釋的話,我隻好放棄。不過,轉念一想,我不願放棄,因為我撰寫這本書的目標之一,就是讓那些沒有認識到生物複雜性奇觀的人大開眼界。我的另外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在展現這個謎團之後,通過對其解答的說明來解開這個謎團。

0.序

譯者序

"人從何處來"這個縈繞在世世代代人心頭的疑問,由達爾文做出了回答。l859年,達爾文的曆史巨著《物種起源》發表之後,自然進化的世界觀統治學術界達一個多世紀之久。到了20世紀70年代一80年代,進化論(從老達爾文進化論到新達爾文主義進化論)經曆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演變,其兩大理論支柱(突變與自然選擇)雖然對種內微進化能提供較好的解釋,但對生命的起源和物種的變化不能提供良好的描述,盡管新達爾文主義一直對外聲稱他們能解釋一切要解釋的。隨之學術界出現了不少對達爾文進化論的疑問,很多有名望的科學家提出了不少新理論。於是,生命起源的疑問再次成為人們爭論的熱點。

美國生化學家比希(Bebe)996年震撼性的新書《達爾文的黑箱》(Danwm''S 8[aekBox),引發了不少注意和爭論。比希對達爾文進化論全麵質疑,主張從科學上可以提出生物結構是來自智慧的設計。比希指出,生命的細節非常複雜,很難恰當地放在達爾文的理論中。達爾文主張,一種漸進的程序可一步一步地造成生物體的大轉變,但他並無交代形成複雜結構的詳細程序。"雖然現今對突變已有很多了解,但相對於進化來說,仍是一黑箱。"

動物學家道金斯的《盲眼鍾表匠》(e Bnc)Waz- cMakeR)一書,以保衛達爾文主義而名噪一時。他在書中曾討論達爾文主義頗難處理的問題。道金斯之理論雖被一些科學家評為宗教性(無神的宗教)多於科學性,卻廣受一般不太懂科學的群眾歡迎,成為一家之言。

眼睛是非常複雜的結構;如何能一步步進化出來呢道金斯認為這漸進的過程,每一步驟的機率是一半對一半。單細胞生物有一個感光點,在多細胞生物中,這些感光細胞被放在一個小杯型組織之中,能轉動而找尋光源,就像一個沒有透鏡的照相機。此後如有一些半透明凸體在此小杯的洞中,就會產生改進,而形成類似眼睛之晶狀體,再後一步步地改進,即可進化成真正的晶狀體。

作者筆法生動又不失邏輯性,嚴謹但不乏味,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科普讀物。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它能夠啟發人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