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探索戍堡(1 / 2)

孫教授雷厲風行,當天整個探險隊就離開綠洲,趕赴沙漠戍堡。

雲峰道人也跟隨而來,依靠金須龍魚的力量,操控流沙,宛如沙海行舟,隻用了不到一天功夫,就趕到了戍堡之前。

“這就是那處戍堡?”

孫教授瞪大眼睛,又驚又喜,“居然保存如此完整!”

其餘青年也麵露興奮之色,這處戍堡,可以說是他們進入死亡之海沙漠以來,找到的最為完善齊整的唐時遺跡。

眾人在戍堡之外觀察良久,又留下一些照片,才小心翼翼地走入戍堡。

整個戍堡中的黃沙,已經被大風吹走,戍堡的牆壁都是用頁岩與黃土堆砌而成,其上仍殘留著刀砍斧劈的痕跡。

“啊,這裏有一具屍體!”

一個青年忽然驚呼一聲。

其餘青年頓時紛紛湊上前去,仔細打量。

這具屍體倚靠在土牆之上,身上披著殘破的鎧甲,頭戴多瓣鐵盔,渾身脫水宛如幹屍,一根長矛洞穿其胸腹,將其釘死在土牆上。

“這甲胄,是牛皮雜糅鐵片製成,這是什麼甲?”

一個眼鏡青年輕輕摸了摸鎧甲,麵露疑惑之色。

“這叫馬甲,用生牛皮上用鐵片加固而成,是當時西域最強大的胡族所用!”

孫教授解釋一番,走上前去,道,“而且你們看他的頭盔,前後二梁凸起,上麵有三個尖,這叫三尖頭盔,這幹屍至少是個胡族軍官!”

“胡人的盔甲怎麼會這麼精良?”

江龍生忍不住開口道,“不是說西域胡族冶煉技術落後,盔甲都以皮甲為主麼?”

“那是大唐興盛的時候,大唐發生安史之亂,西域胡族曾掠奪唐朝工匠,獲取冶煉技術,因此在兵甲上發展很快!”

孫教授歎息一聲,道,“到唐後期,西域胡族甚至能做到人人披甲···而大唐的力量,卻在逐漸減退···”

他搖了搖頭,有些意興索然。

眾人繼續深入探索,穿過一條走道,隻見前方是一處方圓數十平米的廣場,地麵上橫七豎八,至少有十餘具幹屍。

這些幹屍皆麵目猙獰,或持彎刀,或持長矛,保持著死前的姿態,似乎仍在廝殺。

直至此時,眾人終於發現一個唐軍。

這個唐軍士卒穿著有些殘破的明光甲,頭戴鐵盔,一手持橫刀,將一個胡人士兵洞穿,與此同時,一杆長矛也插入其胸腹。

他的盔甲上布滿刀痕,肩背上插著兩隻狼牙箭,慘烈之意撲麵而來。

千年已過,但看到這一幕,似乎仍有殺伐之氣,隱隱回蕩。

“咦,你們看,這唐軍士卒怎麼看上去好像是個老頭?”

一個青年忽然驚訝地道。

其餘青年仔細看去,隻見這唐軍幹屍身軀有些佝僂,瘦小,頭盔之下的麵孔,甚至能看到依稀的白色胡須,如同亂草一般。

相比於其餘胡人軍卒,明顯衰老許多。

“這···應該就是當年安史之亂後,留守在西域的那支安西孤軍的殘部了!”

孫教授歎息一聲,語氣之中,無盡感慨。

安史之亂之後,大唐逐漸衰弱,安西都護府被西域胡族切斷了與大唐的聯係,郭子儀的侄子郭昕留守西域,率領安西孤軍,在胡族進攻中艱難堅守。

這一守,便是四十多年,從青春年少到白發蒼蒼,直至最終陷落於胡族。

“按照史書記載,唐德宗貞元五年,有中土高僧曾在安西見到了安西大都護郭昕,之後不久,胡族進攻,安西最後的城池淪陷···”

孫教授語氣蕭索,道,“這座戍堡,也許就是那時候陷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