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的關係網一動,效率很高的就找到了兩個好職位,一個是濟南府知府,另一個就是金陵布政使道員,都是正四品。
按說掌一府實權的知府當然比做輔佐官來得要好,可這也得看地方在哪呀。山東濟南府,距離孔聖人的老家曲阜也就一百多公裏,而那裏有個地位相當超然的衍聖公。別說距離曲阜這麼近的濟南,就是放眼整個山東,大家敬仰信任的也是衍聖公,所以區區一個外調過去的知府,也唯有老實貓著的份了·····
而沈邦下地方可不是為了貓一邊混日子的,那是為了做實事積累政績的。於是,距離揚州僅一百公裏的金陵,就是沈邦同學的好選擇了。那裏有他當巡鹽禦史的師叔罩著他,還有稍遠一些在南昌任兩江總督的伯父隨時接應他,畢竟老話說得好,朝中有人好辦事嘛····
林如海聽完隻覺得這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且他還有個更好的想法,就是把師侄帶到自己的身邊。皇帝派他下江南任巡鹽禦史,不僅是為皇帝鎮守住江南這個大財源,還有就是收集江南土皇帝甄氏一族的罪證。
要說皇帝為何這樣著急扳倒甄家,不僅僅是個人的喜惡,還是有其他原因的,不過這得從頭說起。
話說甄貴太妃也是一位聰慧機敏的女子,應懂得看情勢識時務,不然這一點都做不好的話,也不會把萬花叢中的太上皇籠絡住。隻是這個皇位,這個天下至尊的位置,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且還有一點就是,他們眼看著就差一步就成功登頂了的·····
這樣放棄實在是讓人無法甘心·····
甄貴太妃摸著小兒子柔軟的頭發,腦海中回想著太上皇毫不留情教訓皇帝的一幕,隻覺得他們再爭取一把也未為不可麼·······
於是,朝中甄家一係的官員大肆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搞得本就不穩的朝綱更加動亂。江南的甄氏族人更是明目張膽的摟刮錢財,煽動歪風邪氣,甚至囂張放肆到把大批鹽稅私自扣下,要知道國家稅收主要就是靠鹽鐵這兩塊,而甄家竟敢動國本。而宮中的甄貴太妃更是在太上皇麵前說三道四,竟多次成功的讓皇帝狼狽不堪顏麵盡失···
於是,甄氏一族成功惹毛了皇帝,被列為他上台鋤奸鏟惡的第一家····
甄家被稱為江南的土皇帝,太上皇多年寵信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他們自己也是有名副其實的能力的。且甄氏一族發展這麼多年,盤根錯節下已經把大半江南變成甄家的自留地了····
所以,林如海在接到皇帝的這個密旨時,就十分頭疼,這絕對是他當官做事以來遇到的最大的挑戰了。而麵對這樣大的挑戰,即使自認為自己能力還是過得去的林如海,也知道全憑自己的話,即使能做完,也是需要打個持久戰長期戰了·····
而他能等,皇帝可不能等,他可是還記得一向表情稀少的皇帝提起甄家時那種咬牙切齒恨不得馬上啖其肉的猙獰表情······那麼,他就得尋找幫手,且這幫手不僅素質能力夠硬,也得可堪信任,甄家的糖衣炮彈可是很猛的·····
正當他一籌莫展之際,好師兄就跟他說了他師侄也要調動職位一事。林如海心內狂喜,他師侄的能力他是知道的,那真是無需多誇的,且又有這樣鐵的關係,這不就是給他送來一個好幫手了嗎······
於是,林如海向皇帝申請,他得要助手,且這個助手他都看好了,就是他師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