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沙發配新椅子,為新椅子配新桌子,為新桌子配新家具,為新家具配新房子,有些人就這樣沉淪在無盡的欲望中,永遠被富人俱樂部拒之門外。
泰勒·巴納姆出身卑微,從雜貨店店員起家,後來創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聯合馬戲團,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之一。這位白手起家的前輩,他的財富理念和積累財富的方法與眾不同,富人常會參考泰勒·巴納姆的理財方法。
1.隻求舒適,拒絕奢侈
致富的方法中包含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量入為出。正如米考伯先生(英國作家狄更斯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中的一個人物)所說:“一個人,如果每年收入20英鎊,卻花掉20英鎊6便士,那將是一件最令人痛苦的事情;反之,如果他每年收入20英鎊,卻隻花掉19英鎊6便士,那是一件最令人高興的事。”你或許會說:“這個道理我們知道。這叫做節約,就像吃蛋糕,蛋糕吃完了就沒有了。”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身體力行又是一回事,很多人就是在明知這個道理的情況下破產的。
節儉總是意味著收大於支。舊衣服可以再穿一穿,新手套可以暫時不買,食物可以不必太講究,房子可以住得小一些,能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雇別人來做。在這樣的情況下,除非出現意外,否則一個人終其一生,肯定可以積攢一筆不小的財富。這裏一分錢,那裏一塊錢,如果存起來,加上利息,就會不斷增加。如果你再懂得如何合理地投資和理財,比如在適當的時候投資房地產,將存銀行的錢換成國債以獲取更高的利息,那麼,你的財富的增長速度將會更快。建議你從現在開始,準備一個小冊子,畫上表格,記錄下你的每一筆開支。表格可以分為三欄:一欄為生活“必需品”,另一欄為“舒適品”,再一欄為“奢侈品”。不久你就會發現,你花在舒適品或者奢侈品上的錢,遠遠超過生活必需品,有時候會超過10倍不止。這樣的花費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富蘭克林博士說:“是別人的眼光而不是自己的眼光毀了我們。如果世上所有的人除了我都是瞎子,那我就不必關心什麼是漂亮的好衣服,什麼是華麗的家具了。”就算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瞎子,你也不必為了愉悅別人的眼光而跟自己的錢財過不去。
2.警惕為鞍買馬
一位富商,在他因為一筆生意賺到一筆大錢的時候,給家裏買了一個考究的新沙發。光那個沙發,就花了他3萬美元!沙發運來了,卻發現茶幾不配套,於是又更換茶幾,然後是桌子、椅子,一直到最後將整個家具全部都換掉了。這時卻又發現,和容光煥發的新家具比起來,房子未免顯得太老、太舊。於是拆掉舊房,蓋上和新家具相配的新房。就這樣,為了這個沙發,他的花費加起來竟然達到30萬美元。然後為了維護它,他每年還得花11萬美元。而在此之前,他每年隻要花上幾千美元,就可以過得相當舒服,而且沒有那麼多煩惱,沒有那麼多要操心的東西。這個沙發最後甚至差點將他拖到破產的邊緣。
這樣的慘痛經曆,使得富商認識到,不能再做這樣“為鞍買馬”的傻事了。可是,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在重複做著同樣的傻事。比如買了一件新衣服,於是要配上相應的項鏈、手表、手提包,相應的褲子、皮鞋,然後要更換相應的車子,再往後要上符合身份的飯館……這樣的消費是沒有窮盡的。就算是一個本來很富裕的人,以這樣的方式去消費,也很快就會將家財蕩盡,更何況有些人本來就不太富裕。
3.小心為消費負債
負債會輕易剝奪一個人的自尊,甚至使人們自己鄙視自己。當債主上門要債時,你卻無錢還債,死皮賴臉,久而久之,你就會變成一個無賴,不知尊嚴為何物。曾經有一個鄉下的富翁教育他的兒子說:“約翰,千萬別去賒賬,非賒不可的話,就去賒點糞肥,它們可以幫你還賬。”這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萬一要賒賬要舉債的話,也應該是為了投資,為了賺更多的錢,積累更多的財富。如果僅僅是為了穿好的、吃好的,住大房子,開好車子,在人們麵前打腫臉充胖子,那麼千萬不要去舉債。
4.付出總會有回報
不論你有多麼辛苦,也不管你有多麼疲勞,都不要把應該現在做的事情推到以後去做,哪怕隻是推遲一小時。有多少人隻是依靠勤勉就取得了人生的成功,而他們的鄰居卻為了每天多貪睡幾個小時窮困一生。鬥誌和勤奮,是成功人生必不可少的兩個因素。
自助者天助之。有些人隻是成天坐在那裏,抱怨這個,抱怨那個,抱怨別人都有機會發財而他卻沒有機會。在大多數時候,機會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
5.別老想著花別人的錢
有個年輕人,走路幹活都顯得懶洋洋的。有好心人問他:為啥一天到晚老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呢?那個年輕人讀過書,受過很好的教育,有很高的學曆。他說:“我受那麼多的教育可不是為了最後來給別人當夥計的。我得自己幹,自己當老板。”年輕人心高氣傲,可以說是件好事,但當問他為什麼不從現在就開始自己幹呢?他卻說:“我沒有啟動資金。我在等待我的啟動資金。”他說他有一個年邁的姨媽,非常有錢,“她沒幾天好活的了。要是她不能夠馬上就死,那我會再去找其他一些富有的老家夥。他們會借給我幾千塊錢,那樣我就可以開始了。隻要拿到啟動事業的資金。我一定會幹好的。”